我爱您,我想给你最好的!

《圆桌派》3.16日的那期节目里,谈到了老年供养,谁养谁,亲密关系的背后。

我从头哭到尾,哭到后来,给我妈打电话:“妈,你在干嘛,我想你了”

我忽然害怕起苍老,更害怕双亲苍老

从前以为,这更像一个遥远的形容词,无需费心的,与我无关的——父母虽不再年轻,但也能自理,他们离真正的的老去,还有一大截的时光。

但我也明白,我“以为”的,不是真的。

一个诗人说,时光像迎面而来的飞刀。迅疾,残酷,不留情面。

在老去的路上,人人平等,人人避无可避,谁都不会赢得豁免权。

今天你父母老去,明天我父母步入暮年。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中国一直是老龄人口大国

一. 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我国人口的生育率降低

二. 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医疗的进步,老年人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

如何养老,成为了国家和每个家庭刻不容缓关心的话题

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写给子女写的一封信,这封信中表述了陈教授对自己养老的观点与规划。

“首先,我要说,你们一生幸福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和指望,长大后你们做任何事情都应以是否让自己幸福为标准。

我们当然会希望你们总在身边,所有的爱自己子女的父母都会这样想,只是,你们不要管我们的愿望如何,只要你们自己一辈子幸福,我们就开心。

一般的中国父母都会跟小孩强调“孝顺”、也指望着小孩长大后抚养他们,所谓“养子防老”。许多父母,或说整个中国社会,都以子女是否“孝顺”来评判子女的“好坏”。你们千万不要有这种包袱,我们真的不希望你们这样想。

说实在的,我和妈妈已经买好退休基金、医疗保险、投资基金,甚至也买好长期护理保险,这种保险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老了不能动、需要他人长期护理,那么,保险公司可以支付这种护理费用。

等我们老了,我们要么雇人照顾,要么就去养老院。总之,我们会在经济上做好各种安排,等年长后不用你们“孝敬”回报,不会让我们成为你们经济上的任何负担。

我们这样做,不是因为担心你们不“孝顺”,而是我们太爱你们,太在乎我们会成为你们的负担,我们真的不愿成为你们未来职业追求、生活追求的负担,你们的幸福是我们唯一的指望,这包括尊重你们长大后选择职业、选择男友的自由。”

年轻时总觉得一年像一辈子那样长;老去时总觉得一年像一辈子那样短。更可悲的是,老去的过程,少有人真正重视。

年轻人要谈恋爱、要成功、要实现梦想。没有兴趣去配合老去之人的叹息。

韩国电影《奇怪的她》中,教授提问二十芳华的大学生,提起老人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皱纹、老年斑、暖气、乌龟、有股味道、厚脸皮、公园。

我曾问我爷爷:“爷爷,老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呀?”

我爷爷,那个经纶满腹的读书人,抽了一口旱烟,神情寂寞的说:“大概就是一种多余的感觉吧......”

电影中的年轻人信誓旦旦说,三十岁就要死掉,这难道不是对老年所要面对的生活的恐惧吗?

我不要面对老年的尴尬的处境,所以在我的生活中我选择像剪辑电影一样把它全部剪掉。

这或许本身就是一种可悲吧

而现在,现代社会之所以是现代社会,又有人权、又有民主、又有法制。

一个核心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了金融市场,有了保险,有了各种借贷产品,又有了退休基金,各种不同的股票债劵。

让你把未来可以想象到任何的风险和生活需要都可以通过这些金融产品,帮你安排好。

有人说这是资本主义,但实则给了现代年轻人更多的选择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