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学习?拆解《认知天性》

一、学习过程越轻松,效果越差

浏览、划重点、抄写、听课等等,这样的学习方式,比较轻松,效果一般,而回忆、默写、考试等等,逼迫自己去“检索”,这个过程相比要痛苦很多,想半天想不起来,产生挫败感,内心煎熬,而这样痛苦的过程,对于加深记忆很重要。

检索遇到问题之后怎么办?樊登没说,根据我的经验,实在想不起来了,就立即看答案,立即反馈,否则,检索也没有用。

二、时间和内容间隔

刻意练习,短期可以有明显的效果,但是,时间一长就会遗忘,因此,如果想长期记住一些知识,在记忆的过程中,应该有时间间隔和内容间隔。

具体来说,不要花太多的时间,集中记忆一块知识,这样短期记住了,过段时间就忘记了,应该分散记忆,隔段时间默写一次。期间,还要穿插学习其他的知识,在内容也有间隔,这样的结果,可能是每次默写都会有困难,不如短期集中记忆的效果明显,也就会更加痛苦,但是长期记忆的效果会更好。

三、学习的步骤

编码、巩固、检索

编码,我认为就是理解的过程,将新的知识,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解读、定位,编制到自己的知识网络中。

巩固,浏览、背诵等并不痛苦的学习过程,这个步骤也要有,但是不要一直重复这个步骤,否则容易给人错觉:我会了,实际上并没记住。

检索就是前面所说,时不时的考考自己,这样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