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有你,何其有幸!三亚的“白衣天使”,棒!

人在一生中,有很多选择

面对疫情

他们的选择是——

进入隔离病区用生命守护生命!

47天

三亚确诊病例终于“清零”

“疫”路有你,何其有幸!

三亚的白衣天使们,棒!

何成毓

作为第四批医疗组组长进驻三亚中心医院隔离区,他带领医护团队治愈了29名患者。

朱 虹

疫情期间,夫妻二人在医院不同岗位各自忙碌。为了在隔离区全身心救治“别人家的孩子”,朱虹将自己3岁的儿子托付给爷爷奶奶。

2月13日下午,朱虹负责的8岁患者小汤携手母亲刘女士共同出院了。

林昌锋

他收治了三亚第一例确诊患者,生活隔离14天后,他接着在发热门诊工作,随后再次踏入隔离区。隔离区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是一项近距离和病毒打交道的工作,患者摘下口罩张开嘴,会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这样传染风险大的操作,林昌锋进行了几百次。

潘 琴

1月23日进驻隔离区。在隔离病房,潘琴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去厕所的次数,这样就能节省一套防护服。隔离病房中患者没有陪护,护士既要完成医嘱,还要为重症患者翻身拍背、喂饭喂水、擦澡擦身……她和护士们不辞辛劳,把患者当家人照顾,鼓励他们战胜疾病。

隔离区护士在工作

黄丽菊

作为感染科隔离区第一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她,为医护人员筑起了和病毒之间的安全屏障,既保护了患者,又保护了医护人员“零”感染,在隔离区的14天时间里,她还承担起了生活大管家的角色。

郑辉才

一天,他在三亚市疾控中心工作的妻子送样本到隔离区来,当时郑辉才正在救治一位患者,两人错过了见面的机会。不过,郑辉才并不觉得遗憾,他说:“没有什么比看到患者病情转好更开心。”

林 森

1月21日进入隔离区。他带领团队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救治,在他的努力下,两名危重症患者通过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湿化仪器吸氧、抗病毒、抗感染等精准治疗后痊愈出院。

抗 “疫” 瞬 间

终于可以透口气

三亚中心医院重症主治医师宫保强,在隔离病房工作十几个小时,汗水湿透工作服。

背后的力量

妻子倪莉萍进入三亚中心医院隔离区工作,她的丈夫杨林说,“等战胜了疫情,一定请她吃一个星期的火锅。”

三亚中心医院骨关节科护理师张彩男,摘下面罩,脸上的战斗痕迹…这是最美的“战疫妆”!

走出隔离区的朋友圈

何桂英是一名94年的新手妈妈,主动请缨进入隔离区。3月1日,她结束了14天隔离区的工作,在朋友圈写道: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在三亚抗“疫”一线

还有许多和他们一样舍小家为大家的

医护人员

向白衣天使们致敬!

阴霾渐渐散去,

静待阳光明媚的春天!

美编:何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