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態鍾馗,溝通天地人的逍遙神仙

按《夢溪筆談》所載,唐明皇李隆基一日入夢,夢中被小鬼圍追,正值驚駭之際,忽現一大漢,此人身材魁梧、勇猛異常,自名鍾馗,舉手間便將小鬼逐一撕拿食之,遂解了李隆基一難。

次日夢醒,李隆基急命吳道子將夢中所見繪製成圖,因吳氏畫道精湛,所繪圖畫栩栩如生,此後鍾馗題材便流行民間,多取其辟邪驅鬼之意。

唐 吳道子《鍾馗抉目圖》

又傳:鍾馗本是唐朝開中進士,姓鍾名馗字正南,因為面貌醜陋見棄於明皇。鍾馗一時氣憤,自絕於金殿。其魂魄到了陰間,閻王說他“陽壽未終”,命他返回人世。

鍾馗遂遊行四方,專除藏匿於人世的惡鬼。人世有勢利鬼、貪心鬼、齷齪鬼、暴戾鬼等等怨鬼,以及色鬼、酒鬼、賭鬼、餓鬼、糊塗鬼等鬼也常有惡行,鍾馗一一除之,世間本已成鬼域世界,唯鍾馗儼然正義之神。

明 戴進《鍾馗夜巡》

鍾馗是家喻戶曉的捉鬼英雄,他溝通了天、地、人三界,週轉於人、鬼、神之間,是一位非常特別的神祇人物。

由於來自夢境,缺少現實的人物原型,於是打吳道子開始,歷代書畫家便用寫意之法為之。畫聖定了基調,後世便傳承下來。

這一畫風傳統,無意間為歷代畫家提供了一個縱情揮灑,不拘陳規的繪畫題材。在鍾馗畫的快意筆墨中,看到的是畫家們的真性情和真想法。

明 朱見深《歲朝佳兆圖》(成化帝)

清 華喦《鍾馗降福》

清 華喦《鍾進士出巡》

清 高佩奇指畫《鍾馗冊頁》

溥儒《鍾馗嫁妹》

溥儒指畫鍾馗

溥儒《紅衣鍾馗》

碧落秋無際,蕭然一劍橫。有時朝帝座,拂袖御風行。


溥儒畫

風雪隨劍佩,揮袖氣如虹;莫是萇宏魚,千秋化此公。

任伯年《鍾進士像》

任伯年《鍾馗讀書圖》

張大千《鍾馗 長為人間拔不祥》

張大千《鍾馗》

瑟瑟西風重九節,鍾馗也舉菊花觴。

醉來漫向池邊坐,那得妖魔水底藏。

張大千《自畫像鍾馗》

居廉《醉鍾馗》

五日家家蒲酒香,南山進士亦壺觴;

太平盛世無妖厲,任爾閒遊在醉鄉。


吳昌碩《鍾馗》

惡鬼牙牙避道,榴華灼灼垂煙。

賸我秀才歷劫,來尋進士朝天。

王震《鍾馗》

終南進士威赫奕,仗劍掀髯何所適。

商量一幅去高懸,魑魅魍魎逃無跡。

王震《鍾馗》

頭戴破紗帽,身穿舊紅袍。文章自命人中豪。

袖懷匕首流腥臊,鬼酋恐怖堅毫毛。

虯髯戟張饞老饕,意欲啖之醉醇醪,抑知佛氏戒殺醒爾曹。

齊白石《鍾進士醉酒》

李可染 《醜鍾馗圖》

李可染《鍾馗送妹圖》

程十發《鍾馗夜讀》

程十發《鍾馗促織圖》

盧沉《鍾馗醉酒》

黃胄《鍾馗醉酒》

關良《鍾進士捉鬼》

關良《鍾馗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