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艺青年到烟火气店小二——访中川名菜张良豪

在中国的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偏僻小镇乡村还是在荒凉的戈壁,到处都可以看到招牌醒目的川菜馆。川菜随着劳务大省的人口输出,给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餐厅,带来了一种生生不息的味觉动力。本期《老大说》嘉宾张良豪,既带领中山汇星演出有限公司活跃于大小演出活动现场,又正走向厨房和食厅,体验着两种角色和川味带来的刺激。

“价廉物美且市场弹性十足的川菜,高、中、低档各有其灵活适应性,是川菜业巨大的竞争优势,在中国其他菜系难以撼动其所处地位。”

张良豪是湖北人,在问及为什么不选择做湖北本帮菜的时候,他说从地域上来讲,川菜早已超过了地域和口味的限制,湖北菜其实未单独成为一个菜系,系属小众;而物美价廉弹性十足的川菜,尽管在两广饮食清淡的地区,也随着经济发展和融合,川菜越来越得到青睐。

另外从饮食口味和健康的角度来说,湖北菜的两大特征是咸与辣,在选材中选择的腌制食品较多,不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理念。张良豪不是一个很会吃的人,但是常年在外的饮食经历,让他深感吃得健康的重要性。

“这里的爆款味道,是来自1347公里外的山城手作---酸菜鱼”

吃货对吃的执着,永远不停留在思想上而是在行动里。中川名菜对食材的选择从开始之初,就把“味道”和“实在”直接实践在行动里。蔬菜,鱼和肉食材等均直选上市公司品牌供应商,保质之余,所有的食材在张良豪的眼皮底下再次“过安检”。

咸淡水交接生长的鲈鱼肉质鲜美,中川名菜专门聘请一个杀鱼快手,从顾客点单才杀鱼,上桌用时倒计15分钟!骨头汤的熬制,则用大骨头汤经专人熬制出锅备料,汤才能浓香纯白,泡在鱼片里相互交映。

重头的配菜--酸菜,则是从重庆万州寻得的手作酸菜,为了找到“对味”的酸菜,他们尝试了多家酸菜供应商,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味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多人的转介绍下他们寻找到了一位重庆万州的老人。这位老人生活在山村,一生的时间大部分用在制作上品酸菜这件事中,视出品为生命。菜缸围成了一圈,每个缸的酸菜都腌足30天,板着手指数着数才能出缸,成品色泽鲜亮,香味扑鼻;老人的家在偏远山村,只能特请快递员走进山村拿到酸菜才能打包寄出。每一片酸菜都走过从山城重庆到中山足足1347公里的路,这样的食材组合做成了餐厅的爆款,每天这道菜的上座率几乎达到90%。

“我没有改行,只不过现在正享受着当下的烟火气。”

之所以称张良豪为“文艺青年”,是因生活上他常以幽默的谈吐会友,也一直做演出文化事业,在心态上永葆着青年人的激情,现在做起了餐饮,他身边的朋友都觉得是有趣的跨界;至于他个人内心的变化,张良豪感受也颇深。演出事业接触很多明星和鲜亮的排场,与日常生活里是有一些距离感的,自从做了餐饮业之后,每每接触到餐厅的一碗一杯,一菜一蔬还有食客们满意的笑脸,他顿感生活已经慢慢接地气,连看到桌上有未收拾干净的东西也会动手收拾,正是有了烟火气的店小二。

或许餐饮业就是能给人不断的味蕾刺激,每一次体验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表演,这与他之前从事的文化行业又似乎有着某种微妙的契合。

人物信条

努力奋斗吧,累了饿了,来中川名菜坐坐,这里有健康可口的饭菜为你加油!---张良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