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90后医生王雪娟:抗疫取得巨大成就 瘦点儿心里也高兴


昨天是三八妇女节,没有了往年的鲜花和掌声,郏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王雪娟要24小时坚守在岗位上,为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三八妇女节忙碌而快乐

昨天上午9点,记者如约来到郏县人民医院,测量体温后进入急诊科。知悉是采访王雪娟的,医生霍军杰说:“王医生虽然年轻,可很有担当,抗击疫情时总是冲锋在前。这会她刚出诊了,正在抢救一名受伤工人。”

一个小时后,王雪娟终于坐在了记者面前。“不好意思,抢救了一名紧急伤员,让你久等了。”甜美的话语和微笑,虽然戴着防护帽和口罩,可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仍藏不住她的美丽。

王雪娟出生于1993年,201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临床专业,去年分配到郏县第一人民医院内五科,一个多月后被调至急诊科。

昨天上午,王雪娟刚上班不久,急诊科的电话铃声骤然响起,一名男子在电话里急切地说:“渣园乡宋堡村有人摔伤,急需抢救。” 王雪娟立即带上一名护士赶赴现场。伤者吴某从5米高的房顶上不慎摔下,全身多处骨折。王雪娟和现场人员立即把吴某抬到救护车上,进行输液、吸氧等院前急救。吴某被送到医院,经抢救终于脱离了危险,王雪娟这才松了一口气,安排吴某做进一步治疗后,才回到急诊科接受记者的采访。

采访还没有结束,一名老年患者呕吐不止被送进了急诊科。王雪娟立即给老人递上一个垃圾桶,她一手拿着垃圾桶,一手轻轻地给老人捶背。待老人呕吐状况有所缓解,她马上用纸巾给老人擦了嘴,戴上听诊器为老人诊断。经过半个小时的忙碌,老人总算平静了下来。

接诊完患者,已经是下午1点半了,王雪娟消完毒后坐下来,一碗泡面是她的午餐。

“我明天早上8点才下班。今年的三八节虽然没有往年热闹轻松,但能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我心里很愉快。”王雪娟平静地说。

抗击疫情冲锋在前

急诊科医生邢怡莉介绍,王雪娟刚到十几天,抗击疫情的战斗就打响了。王雪娟主动请战冲锋到了抗疫前线。

王雪娟和丈夫早就商量着准备在春节期间孕育新生命,可突发的疫情让她放弃了要孩子的计划。从除夕开始,她就一直战斗在抗疫一线。

受疫情影响,医院暂时取消了门诊,急诊科的患者突然增加,王雪娟每天的接诊量在40人左右,一天最多要出诊十多趟。她每天戴着口罩、护目镜、鞋套、手套,穿着防护服,在接诊普通患者的同时,还参与转运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为了省下一套防护服,她尽可能不喝水,早饭也只吃米不喝汤,尽量中间不上厕所。当脱下防护服时,汗水早已浸湿了她的头发,双手泡得发白,口罩把她的面部勒出深深的痕迹。在战斗中,医院餐厅人员把一日三餐送到科室,遇到出诊错过就餐时间,她只能在科室里想办法把放凉的饭菜热热再吃,有时候干脆吃一包泡面了事。

2月中旬的一天,一名男子发烧来到急诊科求治,王雪娟给他检查后确诊为普通感冒,可该男子一下午去了急诊科三次,分别找了不同的医生为他诊断,尽管医生都说他是普通感冒,可他依然怀疑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王雪娟耐心地对他进行心理疏导,讲述有关新冠肺炎的知识,对他进行对症治疗观察。在观察期间,王雪娟每隔半个小时就去查看一次,一直到晚上12点,这名男子症状缓解后才放心地离开了医院。

急诊科主任宋会香说,王雪娟在抗疫工作中勇敢积极、不怕吃苦,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是新生代医生学习的榜样。

春节期间,王雪娟的丈夫张晓辉生病了,她作为妻子心里很内疚,可丈夫没有一句怨言。“我没事,医院有更多的病人需要你,放心去吧,在医院照顾好自己”。有了丈夫的支持,王雪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一个多月来,王雪娟瘦了2.5公斤。 “看到全国抗击疫情取得了巨大成就,我瘦点儿心里也高兴!我坚信疫情很快就会过去!” 王雪娟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