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小知識(為什麼有些酒飲後口乾、頭疼?)

故交:

緣分所至、性情相同、坦蕩相交;

淡雅若茶、平淡似水、醇厚如酒;

一生之交!

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飲酒時口乾老想喝水喝水再喝水,不喝水酒就往上頂難以下嚥,酒後頭疼甚至頭疼欲裂(上頭,非正常性頭暈),正常?異常?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先說結論:這種酒絕大部分是食用酒精(多少肯定有)勾兌酒或劣質酒!!

(以下篇幅約1400餘字,強烈建議也看一看)

一、為什麼說飲用這類酒容易產生這些症狀?首先,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雜醇油:

雜醇油是異類高沸點的混合物,是釀酒過程中不可避免產生的副產品,也是白酒風味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雜醇油主要成分是異戊醇、戊醇、異丁醇、丙醇等,其中以異丁醇、異戊醇毒性最大。如果乙醇對人體的危害程度為1,那麼丙醇對人體的危害程度為3.5,異丁醇的危害為8,異戊醇的危害為19。

雜醇油的功與過:

功:雜醇油中大多為高級醇,有一股“糧食香”氣味和口感,在白酒口感、香味、風格等多方面起到決定性作用。如果酒基處理十分乾淨,即根本沒有或十分缺少高級醇,白酒味道則十分淡薄,使酒無醇厚感,含量過少會失去傳統白酒的風格;

過:雜醇油進入人體後氧化分解速度很慢,在體內的停留時間長,在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強,能使神經系統充血。雜醇油含量多則會導致辛辣苦澀,易引起酒後白酒口乾頭疼,對人體危害很大。

二、那些酒裡面含雜醇油較多?

實驗發現,高粱酒雜醇油含量最低、穀物酒雜醇油含量中等、玉米酒雜醇油含量超標情況嚴重(雜醇油主要來自玉米臍。玉米?是不是很熟悉,對,就是食用酒精的主要來源)。

1.各種散酒店裡最常見的廉價酒(姑且也叫純糧酒吧)

市場上低端散酒以玉米酒居多,這種玉米酒(包穀酒)出酒率高、釀酒快,成本低。但一般小作坊不會專門過濾降低雜醇油含量(這種小作坊,我想,誰也不會專門為了降低雜醇油而去把玉米臍去掉吧?!(不要忘了,如果去掉,損失的是出酒率、增加的是設備和人工,一正一反,成本差別大了去了)。

2.食用酒精勾兌酒(據說,有的人把這種酒也叫純糧酒,畢竟酒精來源於玉米,玉米也是糧食嘛,尼瑪,看你們能蒙人蒙幾回)

中低檔酒使用的酒基大多數是普通級食用酒精,食用酒精的主要來源是玉米,工業化生產的大批量產物,用途不止是勾兌酒,您覺得會把玉米臍去掉嗎?

就拿毒性最大的異戊醇來說,國標是異戊醇<80mg/L,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標準異戊醇含量為0,俄羅斯為2~5mg/L,而我國大多數白酒中異戊醇為50~60mg/L。

3. 劣質酒(酒尾)

還有一種酒——利用酒廠廢料製成的酒。釀酒師傅常有一句名言“掐頭去尾”,指的是最先流出的酒、最末流出的酒都是品質很差的酒,要捨去!平時提到的酒廠廢料指的正是最末流出的酒。這種酒度數低且雜醇油含量比較高,一般都是被酒廠捨棄。但有些商人利益驅動,將這些質量低劣的酒流入市場,最末的酒度數不是低嘛,加酒精就行了唄。這也是為啥經常說:酒頭儘量不喝也罷。

三、怎麼去除雜醇油

常見的四種方法:

1. 玉米去臍,再釀酒

:把雜醇油產生聚集地幹掉。

2. 開放式純糧固態發酵:顧名思義是在地上挖坑修建發酵窖池,在開放式的環境中,投入固體形態的糧食糟醅進行發酵,在發酵過程中充分利用地表散熱,使發酵能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緩慢進行,同時,土地及空氣裡面的大量不同種類的微生物會參與到發酵過程中,使得發酵微生物非常豐富,相互協調平衡,減緩發酵速度,從而抑制雜醇油的產生。(關鍵是一個自然和慢字;拿高粱來說,正常發酵60天左右,春秋天兩季,但有些聰明人也會幹聰明事,發酵饅頭大家也不是沒吃過)。

3. 窖藏一定年份:這也是為啥新酒出來後要儲存個一定時期的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讓酒裡面的物質自然老熟,增加健康物質和醇厚感)。

4. 通過技術手段進行酒基處理。

當然,喝酒口乾、頭疼還有諸多原因,比如酒中的醛類、外加香料、衛生指標超標、酸酯平衡方面等等諸多方面,但

歸根結底就一句話:好酒一般都不上頭,上頭的一般都不是好酒。

朋友們,看完這篇文章,如果您覺得有用,順手加個關注點個讚唄,愛酒必須懂酒,後面咱們接著聊酒的那些小知識。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願傾江湖海,贈飲天下人。”

故交【傳統固態發酵純高粱白酒】:生態泥窖自然發酵50-60天,濃香型大麴酒;自然之力釀好酒,不敢偷一分一毫。

故交,一見如故、交則情濃!

故交方為真朋友,陳釀才能酒更香!

故交,就喝故交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