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落榜“先进个人”称号?其实,早在7年前他就已经是了

当我们看到“张文宏医生硬核大实话合集”等热议话题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有这样一位“奇葩”医生出现在了大众视野面前。

3月5号,关于表彰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名单(上海地区15人)中,我们却没有看到张文宏医生,很意外吗?

相反,并没有感到意外。

正如驰援武汉的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一样,张文宏医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的出现,也令人敬佩不已。

相对于(武汉)一线工作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更值得给予奖励和提拔重用,这才是“先进个人”称号最有力量的传递。

其实,早在2013年,H7N9禽流感病毒肆虐时,张文宏医生主动接触10余例病例,冲在最前头投入到抢救工作中。

在这场大胜仗中,张文宏医生因为优异的表现,他就已经被评为

“国家防控H7N9先进个人”。

可张文宏的人生,远不止战胜禽流感那么简单。

01

张文宏:何许人也?

1993年,张文宏从上海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华山医院感染科工作,于7年后获得了复旦大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又去到哈佛大学医学院等医院进修。

2003年,非典爆发时,张文宏的工作单位(上海华山医院),发现了上海的第一例SARS病例。

2014年,非洲的埃博拉病毒袭来,数千条生命被病毒带走。张文宏又和同事一起参加国际救援队去非洲进行救治工作,快速阻止疫情的蔓延。

2020年,如今的他担任了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与新型冠状病毒展开大战。

专业耿直的言论,唤醒、逗乐了无数宅在家闷闷不乐的群众。

每句话都被奉为金句,被网友称为“硬核主任”。

针对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规劝方式,归根结底最有效的药,就是人的免疫力。

当问起:“那医生的工作是什么?”

他回答:“医生的工作就是帮你们度过最难熬的两个星期,然后等免疫力增强了,病自然就好了。”

他对学生党说。

“在寝室少说话,语言少了,思想就出来了。”

他对老年人和小朋友说。

“这个病没有神药!”

他对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说。

“人不能欺负听话的,把所有岗位的医生全部换下来,换成科室所有的党员,没有讨价还价”。

张文宏谈中西医结合。

“每一种疗法什么情况下对病人是有利的,我们就采取谁的。”

他这样开导宅在家的全国网民:“现在开始每个人都是‘战士’,你在家里不是隔离,是在战斗啊!你觉得很闷吗?病毒也要被你‘闷死’了,‘闷’两个礼拜。”

前几天,他又对各地复工人员提出3大注意事项,即“防火,防盗,防同事”。

超级硬核,专业又真实。

02

“因为SARS你一无所知。”

在今年的1月18日,CC讲坛(北京君和创新公益基金会创办的公益性讲坛)邀请张文宏医生参加了一场主题演讲。

“疫情季也是流感季,让病毒不再肆虐,你必须知道的真相”是这场公益性演讲的主题。

在录播视频中,张文宏给我们科普了流感和感冒的区别,讲到季节性流行性感冒如何预防?以及对它正确的认知。

也是在这里,我们听到张文宏医生说起他和他的团队,在面对2013年H7N9禽流感病毒肆虐时如何克服未知的挑战?

对于2003年SARS(非典)的到来,当时人们为何极度害怕?

“因为SARS你一无所知。你恐惧,所以你害怕SARS。”

张文宏称谓自己为“病毒猎手”。

“在治疗病人的时候,我们唯一的愿望是收获什么?就希望能够收获,有可能失去的生命,这是我最想获得的东西。”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呢?其实在看病里面,我们需要的是匠人的精神。”

正是凭借着这股匠人精神,张文宏医生和他的团队迅速找到病毒的发源处,一举摧毁“病毒的老巢”,以极小的感染氛围赢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013年H7N9禽流感病毒)。

“想起流感著名专家的一句话,他说我们只听到时钟的滴答滴答声,但是从来不知道现在是几点钟,所以流感就这样。”

“我们知道它一定会来,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时间是不确定的,但是预防的措施是非常确定的。希望大家健康。”

面对流感和病毒的出现,张文宏医生的话虽然听起来像是在“轻描淡写”,但背后一定是有“无数医生、科学家、解放军战士在默默守护”。

视频中,张文宏医生还讲到两个故事。

“2013年感染H7N9中的女孩,大多数传染给自己的母亲,却没有传染给自己的老公,所以在那一刹那,我对爱情产生了怀疑。”

这句硬核语录肯定不陌生,想表达的或许是一个调侃,也或许就是刺骨的现实。

张文宏医生讲到自己在救治病人过程中,从来是不接受牌匾的,但是有一位病人的牌匾,至今仍然挂在他的病房上面。

“我只是你们工作中的匆匆过客,而你们是我的人生转折。”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却也令屏幕前的我有所思考和感动。

我想,我能明白张文宏医生为什么愿意收下这块牌匾。

因为这句话,是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工作,极有成就感的价值体现。

03

张文宏:我疲劳的时候就喜欢追剧

张文宏点赞钟南山的生活方式,但他选择安静的看剧作为自己放松的方式。

所以说,不管是“热爱健身的钟南山”还是“喜欢刷剧的张文宏”,都没有高低轻重之分,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解压方式和生活状态。

有人会觉得医生都是文质彬彬的、或是和病人大声争吵的、就是给人一种可望不可及,难以接触的感觉。

可当我们看到钟南山院士八十高龄依然保持“硬核”健身的生活;看到张文宏医生说:“我疲劳的时候就喜欢追剧,看那种非常无聊,不用动脑的电视剧”的时候。

我们真实的感受到,这才是正常的医生该有的温度、情怀和担当。

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会给病人传递出一种“我和你一样,都是普通人,拥有着正常生活”这样的状态。

其实这种状态,就是非常正常却又难能可贵的品质。

当我们纷纷议论“硬核医生”张文宏的金句语录时,张文宏医生就已经在央视新闻面对面节目采访中,解释道。

“不要过分地解读这种事情,大家不要解读,就好像我这个主任很了不起一样,没有的,这就是契约精神。”

“大家都讲好的,我们都讲好的,包括我自己都讲好的,我们按讲好的办。”

他对我们说:

“如果要关注,应该多花点时间,去关注下武汉的医生,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这个事过了,大家就不要听我讲话了,过了这段时间到我们医院那里看看,绕着墙根走路的那个就是我了。”

“所以,当大幕落下,我自然会非常silently地走开。”

最后,我想说。

这才是我们中国医生该有的模样,向您致敬。

当战疫彻底胜利的那一天,我会再去听您的讲座,为您鼓掌。

【1】文中部分视频素材来源于cc讲坛《疫情季也是流感季,让病毒不再肆虐,你必须知道的真相》;

【2】文中截图来源于网络,后期拼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