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1-6年級語文每日一練及答案



一年級


一、我給漢字分分類。


二、我會寫反義詞。


三、讀一讀,做一做。

1. “我”去過 、 、 。

2.“我”指的是 。

A.雪花 B.水窪 C.水滴

3.判斷對錯。

(1)“我”在天上變成水窪,落在公園裡。( )

(2)溫度一升高,我就會從水變成水汽。( )


一年級答案:

一、

左右結構:從 給 沒 把

上下結構:要 它 點 空

二、

後 左 長 裡 有 直

三、

1.最高的山峰 寬廣的大海 青青的草原

2.C

3.(1)× (2)√



二年級


一、我會一個字組三個詞。


二、按要求寫句子。

1.奶酪被狐狸吃光了。(改為“把”字句)


2.你敢吃我?(改為陳述句)


3.風箏讓他們成了好朋友。 紙船讓他們成了好朋友。(合併成一句話)


三、閱讀大舞臺。

聰明的鴨子

一隻鴨子在河邊洗完澡,朝村裡走去。突然,樹叢裡竄出一隻狐狸,要吃鴨子。鴨子說:“我會學狐狸叫,你聽我叫幾下再吃我吧!”狐狸就放開了鴨子。鴨子叫了幾聲,狐狸很生氣,他說:“一點也不像。”接著他自己叫了幾聲,村子裡的狗聽到狐狸的叫聲,一齊衝了出來,狐狸聽到遠處的狗叫聲,丟下鴨子,匆匆忙忙逃走了。鴨子高高興興地回到主人家裡。

1.本文講述了 和 之間發生的故事。

2.狐狸逃走了的原因是什麼?在正確答案後面打上“√”。

(1)狐狸聽到狗叫聲,逃跑了。( )

(2)狗保護了鴨子,一齊衝了出來,狐狸害怕了就逃跑了。( )

(3)鴨子動了腦筋,使狐狸用自己的叫聲引來了狗,狐狸才逃跑了。( )


二年級答案:

一、

示例:神氣活現 靈活 活動 著急 急忙 急病 汽車 車輪 停車場

二、

1.狐狸把奶酪吃光了。

2.你不敢吃我。

3.風箏和紙船讓他們成了好朋友。

三、

1.鴨子 狐狸

2.(3)√



三年級


一、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

近義詞:不苟言笑——( ) 聚集——( )

豁然開朗——( ) 勉勵——( )

反義詞:默默無聞——( ) 稀疏——( )

波瀾壯闊——( ) 慌張——( )

二、在括號裡填入適當的詞語,讓句子更生動。

1.表演剛一結束,臺下就響起了( )的掌聲。

2.快樂的小鳥在樹林間( )地歌唱。

3.雨後的草坪猶如一張( )的地毯。

4.( )的紅領巾在同學們的胸前盡情地飄動。

三、課外閱讀。

捐個微笑

隊伍很長。站在我前面的是母女倆,母親牽著女兒的手,女兒揹著唐詩,背完一首,就向母親討表揚。年輕的母親不吝嗇,反覆豎大拇指,鼓勵女兒再接再厲。

捐款臺上的“設施”很簡陋。一張桌子上擺了個用紅紙包裹著的募捐箱,紙上有字----向地中海貧血兒童獻愛心。站在我前面的年輕母親捐完了款準備走,守在募捐箱旁的一箇中學生模樣的姑娘似乎被可愛的還在背唐詩的小女孩吸引住了,拉著她的手,逗她:“小妹妹,媽媽給患病的哥哥姐姐捐款了,你捐點什麼呀?”

小女孩不作聲,抬頭看看她媽媽,又看看彎腰跟她說話的姐姐,手在口袋裡掏了幾下,什麼也沒掏出,嘴一撅,竟哭了起來。原本只想逗逗孩子的姑娘慌了神,臉漲得通紅。顯然,她自己也只是個大孩子,面對意外,亂了方寸。她唯有尷尬地站著,滿臉歉意地看著小女孩的母親。

年輕的媽媽卻沒慌,邊給孩子擦眼淚邊說:“孩子,你給大家笑一個,你就捐個甜甜的微笑給患病的哥哥姐姐。”

剎那間,小女孩真的笑了。淚水還掛在她眼角,那笑也就顯得很彆扭。彆扭的讓旁邊的我,也差點忍不住樂出聲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慷慨——( ) 讚揚——( ) 豪華——( )

2.小女孩向地中海貧血症兒童捐獻了 。

3.小女孩為什麼哭了?


4.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


三年級答案:

一、

一本正經 匯合 恍然大悟 鼓勵

引人注目 茂密 風平浪靜 鎮定

二、

熱烈 婉轉 閃閃發光 鮮豔

三、

1.吝嗇 表揚 簡陋

2.微笑

3.因為她沒有從口袋裡掏出任何東西,不能給患病的哥哥姐姐捐點什麼,心裡難過極了。

4.只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人,即使物質上的幫助微不足道,但是精神上的幫助也更能感動人。



四年級


一、把下列詞語和對應的解釋連接在一起。

侷促不安 形容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一絲不苟形容沒完沒了地抱怨、訴說。

慢條斯理形容做事十分認真、細緻,一點兒也不馬虎。

如怨如訴大模大樣地徑直離去。

揚長而去形容舉止拘束,心中不安。

二、句子練兵場。

1.我看見一隻孵出一群小雛雞的母雞。(縮句)


2.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改為陳述句)


3.鵝吃飯的時候,非有一個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換一種說法,不改變原意)。


4.夏天的江南農村是一年中農事最繁忙的季節。(修改病句)


三、課外閱讀。


那一年,我領著女兒到農村去,恰巧遇見了老家的母雞在孵小雞

母雞趴在草筐裡的雞蛋上,傾注著自己全部的母愛。我們能聽到小積儲在蛋殼裡面用力地啄殼的聲音,“嗒,嗒嗒......”那聲音雖然小,卻震撼著人心。不久,一個溼乎乎的小腦袋才很艱難地從裡面鑽了出來。

女兒的目光集中在一個啄殼聲響了好長一段時間的雞蛋上。,那雞蛋殼的上端已經露出米粒大小的孔,“嗒,嗒嗒……”幾分鐘過去了,那小孔還是米粒大小。女兒不顧老母雞威脅的叫聲,伸出手來要去剝那個硬殼,想去幫雞雛。

一旁的老大娘一把攔住了女兒,說:“孩子,別去碰它,這小雞雛只有靠自己啄破硬殼才能活,你幫了它,也許就是害了它。”

只有靠自己啄破硬殼才能活。老母雞是最愛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它卻“冷酷”地讓雞維自己鑽出蛋売。農村老大娘無意中說的這句話那樣平凡,而其中蘊含的道理卻讓人深思

1.給短文加個合適的題目,寫在文前的橫線上

2.照樣子,寫詞語,並用自己寫的一個詞語造句。

溼乎乎:

3.“老母雞是最愛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它卻“冷酷”地讓雞維自己鑽出蛋売。”

你怎樣理解加引號的“冷酷”?


4.大娘的話裡蘊含著什麼道理?


四年級答案:

一、


二、

1.我看見一隻母雞。

2.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它會一天一夜不回家。

3.鵝吃飯的時候真是架子十足,非有一個人侍候不可。

4.江南農村的夏天是一年中農事最繁忙的季節。

三、

1. 小雞破殼

2. 黑壓壓 白茫茫

黑壓壓:遠處黑壓壓的一片,看不清是些什麼東西。

3.老母雞不是真的冷酷,而是想讓小雞通過自己的力量鑽出來,這樣能夠很快地適應環境。

4.事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如果我們違反了規律,結果就會適得其反,就正如小雞破殼一樣,這是需要它自己去完成的。



五年級


一、我會默寫。

1.讀書破萬卷,_________________。

2.黑髮不知勤學早,__________________。

3.京口瓜洲一水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時照我還。

4.洛陽城裡見秋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人臨發又開封。

5.家在夢中何日到,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梅花香自苦寒來。

二、課外閱讀。

柑橘(節選)

柑橘,素性嬌貴,容易腐爛,採摘貯藏須分外小心。自古來,柑橘保鮮,一直為棘手難題。今採用山洞、地下庫、冷庫等貯藏,能使柑橘保鮮數月。但橘熟時節,正值秋風夾雨洗果,縱有現代化冷庫,鮮果也不能久存。

能否讓柑橘高掛枝頭,越冬迎春呢?四川萬縣獨闢蹊徑,冬季往錦橙樹上噴灑水赤黴素,留樹保鮮三個月。湖南邵陽市農科所自1980年以來,用科學方法把溫州蜜橘留在樹上,經受了攝氏零下三度的嚴寒考驗,至翌年“雨水”前後採摘,好果率達百分之九十三至九十八,而且果色鮮豔、晶瑩有光。據測定,可溶性固形物(糖類)提高百分之一左右,蛋白質、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均比隔年貯藏的更豐富,食之沁人心脾。

果熟蒂落乃自然規律,叫橘果“超期服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當柑橘脫盡翠衣,黃袍加身時,要噴灑植物激素,延緩果實成熟,不讓它匆匆離開樹枝。柑橘怕凍,需用磷酸二氫鉀葉面追肥,補充營養,才能傲霜鬥雪。微生物是招致柑橘腐爛變質的大敵,得藉助託布津,謹防微生物乘虛而入,還得給橘樹“進補”,多施枯菜等有機肥,讓橘樹來年青枝繁茂,“兒孫滿堂”。你看,為了珍惜大自然的恩賜,實現柑橘均衡上市,園藝工作者付出了多少智慧的汗水!

1.第③段中加點的“超期服役”的含義是:


2.第②段中運用__________、__________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具體說明“秋橘春採”這一難題是可以解決的。

3.畫線詞“據測定”能改成“據說”嗎?為什麼?


4.說說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五年級答案:

一、

1. 下筆如有神

2. 白首方悔讀書遲

3.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4.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5.寶劍鋒從磨礪出

二、

1.桃子 石榴 蘋果 不圖虛名、默默奉獻。

2.父親由花生的特點教育“我們”做怎樣的人,希望我們像花生那樣不計名利、默默奉獻、造福他人。

3.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4.略。



六年級


一、根據句子意思,寫出相應的成語。

1.形容說話或表演具體生動,十分精彩。( )

2.不甘心或不情願落在別的人或事物後面。( )

3.推開山嶽,翻倒大海。比喻力量強,聲勢大。( )

4.形容隨隨便便地對待,不放在心上。( )

二、課內閱讀。

《最後一頭戰象》節選

閣樓上有半籮谷種和兩串玉米。我以為它精神好轉想吃東西了,就把兩串玉米扔下去。嘎羧用鼻尖鉤住,像丟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繼續焦躁不安地仰頭吼叫。破篾席裡面有一件類似馬鞍的東西,我漫不經心地一腳把它踢下樓去。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裡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哦,原來它是要自己的象鞍啊。”波農丁恍然大悟,“這就是它當年披掛的鞍子,給它治傷時,我把象鞍從它身上解下來扔到小閣樓上了。唉,整整二十六年了,它還記得那麼牢。”

象鞍上留著彈洞,似乎還有斑斑血跡,混合著一股皮革、硝煙、戰塵和血液的奇特氣味;象鞍的中央有一個蓮花狀的座墊,四周鑲著一圈銀鈴,還綴著杏黃色的流蘇。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1.聯繫上下文,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焦躁不安:

恍然大悟:

2.從哪句話能看出嘎羧對象鞍的喜歡?


3.通過對象鞍的描寫,我們可以體會到什麼?


六年級答案:

一、

有聲有色 不甘落後 排山倒海 漫不經心

二、

1. 著急煩躁,內心不安定。

頓時醒悟過來。

2.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裡淚光閃閃,像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3.象鞍曾追隨主人無數次浴血奮戰,象鞍的經歷就是主人的經歷,令人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