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跟你谈“猝死”时,我真正想谈的是什么

宇宙中的一切都在你体内,向内寻求一切的答案吧!

——鲁米


2019年11月27日,睁眼一打开今日头条,就看到一条震惊的消息——艺人高以翔在录制某个夜间大运动量综艺节目时,不幸发生意外。一时间网络上有关此事的新闻、评论等铺天盖地的袭来,重新引发了一波大家对于“生命与健康”的关注。

这两天,我大概梳理了关于这则信息大家所讨论的几个话题:一是对生命无常的扼腕;二是普及有关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医学常识;三是对节目组安保和急救措施的质疑;四是对相关高危职业的关注与探讨。关于猝死,也许我们需要了解的更多。下面,我将从心理方面,对有关心源性猝死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01 A型人格——心源性猝死的易发人群

A型人格,是一种与健康有关的人格特征,是指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个体的整个人格面貌。

这种行为模式,最早是由两位心脏专家:迈耶·弗里德曼(Meyer Friedman,1991-2001)和瑞·罗森曼(Ray Rosenman,)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最先提出。两人最初通过研究和临床观察,确认A型行为模式包括如下特征:

一种要达到个人目标的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在所有情况下都有一种热衷于竞争的倾向;一种想得到别人的承认和不断超越自我的持久的欲望;不断卷入有最后期限的事务之中;习惯于风风火火地完成各种事务;心理和生理上的过分敏感。

弗里德曼和罗森曼研究得出:A型行为模式是冠心病以及与此相关的血液异常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A型行为模式是此结果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因为,A型行为者面对应激事件时,易于在生理上变得异常激奋。这种极端激奋状态,致使身体产生过多的诸如肾上腺素等激素,同时也提高了心率和血压。长此以往下去,就增大了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概率。


就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一样,A型行为对一个人来说,也是把双刃剑:它激发一个人强烈的追求成功的动机、自律性高、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情;但如果A型行为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领域并持续很高的强度化,会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生命安全隐患。

有研究者指出:能觉察到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形成A型行为的一个真正独立的原因。由此可见,父母的教养模式和遗传,对于引发和塑造A型行为有重要影响。那么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具有A型人格呢?以下所列是A型行为模式的典型特征,可以帮助你大致对自己进行梳理和判断:

经常同时做几件事;催促别人加快速度,让其快点把话说完;遇到交通堵塞或是在排队等待时,显得很急躁;讲话时有很多手势;无事可做时很难坐的住;讲话时很不耐烦而且常常出言不逊;比赛时总是想赢,甚至和儿童做游戏时也是如此;在观看他人完成某一任务时会变得不耐烦。


当你自评时,预估自己存在较多的A型行为并发生频率较高时,请寻找专业的心理测评机构做出专业和具体的评定。

与其为猝死担惊受怕,不如从日常生活中,逐渐降低自己A型行为发生的概率和强度,从根本上拉远自己与猝死之间的距离。


02 戒不掉的生活“恶习”——反复必有其意义

每次发生有关“猝死”的新闻,都会引发一波对于不良生活习惯的讨论,总有专业人士苦口婆心的劝诫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熬夜、不抽烟、不酗酒、不要滥用药物等等。可现实却是,“吃最贵的保养品,熬最深的夜”,猝死事件仍常有发生。矛盾的是,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些生活恶习和猝死之间的紧密关联,却仍戒不掉。到底是哪里的问题?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存在都有其意义,恶习也是如此。弗洛伊德给它冠上了一个专业术语——强迫性重复。弗洛伊德观察到,婴儿会把自己手里的东西扔出去,然后在哭着把东西要回来,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大抵也是在这种强迫性重复中度过的,通常我们会把它称之为——命运。比如:一个人曾经获得了朋友的信任,他发现此后的人生中不断的在重复收获信任;一个人曾经被别人欺骗,好像以后的人生中也常常会遭人欺骗。

强迫性重复的神经学基础是:印刻效应——神经回路每按同一种方式使用一次,它的刻痕就会加深。


我们来大致看一下,这些戒不掉的恶习,印刻了哪些我们的内心需要:

1、缓解职场和人际压力。

现代社会职场即战场,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更是难以用复杂二字说清。看过战争片的大家都清楚,休战时的调整质量直接决定下一场战役的战果。对于每一个职场人来说,下班回家就意味着开启了休战调整的时光,在这个时间里,你更关注调整疲惫的身体?还是更关注放松过于紧绷的脑神经?抑或是两者都想要?不同的需要会带来直观的行动选择;不同的人群也有其特定的活动爱好,这统统取决于,最初面对这份身心疲累时,你是如何做的?就当前笼统调研的结果是,“葛优瘫”式刷视频,成了更多人选择的休战调养方式。

常听身边人感慨“每次刷视频时,都觉得时间过得好快,一眨眼的功夫已经深夜。”放松和愉悦的感受可以刺激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分泌,这可是人们体验快乐和幸福的生理源泉。

与其说戒不掉的恶习是在帮我们缓解压力,倒不如说是制造“快乐上瘾”来得更加贴切。

2、增强掌控感和安全感。

我们常常把家比作“心灵的港湾”,每个人,都期待在自己的地盘上拥有掌控感,即我自己说了算。可现实的情况却往往是:当我们从家中走出去,我们的这种掌控感就面临着随时被压迫的风险,甚至是已经形成了被压迫的现实。当需求未被满足时,人们只会做一件事:想方设法的满足它,而并非放弃。所以,最安全、最实在的满足方式是,我回到自己的权力空间(也许是地理空间,如房子,也许是替代性空间,如游戏、网络),在这里,让我的掌控感被好好满足,因为掌控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五大天性之一的:安全感。

在自己的地盘,自己说了算,这是掌控感;重复了这种掌控感的感觉,就是熟悉感。掌控感和熟悉感,是我们活得舒服和自在的保证。而所谓的安全感,正是这份外在空间的掌控感与熟悉感的内化。

由此看来,晚上睡不睡、几点睡?做什么、做多久?吃什么、几点吃?等等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心理需求等着被满足。而这些小问题之所以成为了恶习,不过是我们不想让这份掌控感和熟悉感消失的太快罢了。


3、为改变提供机会。

灵性诗人鲁米有一诗句“伤口是光进入你内心的地方。”这正道明了恶习存在的意义——为改变提供了机会和可能。

一个著名的哲理,告诫人们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少了,

更多的人是在不停的跌倒中,增强了对于痛苦的耐受性,并不断学习如何避免下一次的跌倒,而这种学习,正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才有机会。

当我们一天天坚持着生活上的恶习,一方面在填补内心的需要,一方面在这种重复中点滴的积累改变的动力和方法。我们说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改变的发生需要内外两方面的通力合作:内是自己的改变动力,它依托于需要的满足,就好像一个喝饱奶的孩子不再对奶嘴喝手指感兴趣一样;外是学习改变的方法,无论是找到一个自己心甘情愿去模仿的正面榜样还是向专业人士请教,都需要再现问题情境以检验方法的有效性。

与其花时间去为自己不断重复所谓的恶习而自责内疚,倒不如给自己一份允许,要知道,错误只有在犯错时才有修正的可能。


从萨提亚流派的观点来看,所有的问题本身都不是问题,而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面对猝死,我们在看到问题的同时,请更多的关注问题背后,我们自己的应对方式和感受,并有针对性的疗愈。这,远比“独坐窗前感慨生命的无常”或是“三天鸡血般的早睡、跑步骤变”来得更加实惠。

据说,每个生命都带着自己的成长任务降临在这个世界上,请问,你找到自己的那一个任务了吗?



香遇十八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潜意识图像卡高级治疗师、绘画艺术治疗师、沙盘游戏治疗师、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师,中国芳香疗法咨询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17年的专业学习和成长,只愿陪你爱上独一无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