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何许人也?

名门之后,名校折桂

钱学森是我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对中国及世界科学技术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国内外的普遍赞誉。



钱学森是辛亥革命那年出生的。钱学森三岁随父母进京,接受正规的现代教育。

父亲钱均夫曾留学日本,民国时期在教育部任职,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妻子蒋英是音乐家,其父亲是蒋百里,国民党陆军上将。



1929年,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

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

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技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


钱学森涉足的主要学科领域及其时间顺序

1932年 铁道机械工程

1934年 航空工程

1936年 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

1939年 弹性薄壳理论

1942年 火箭技术

1946年 核动力理论

1949年 航天工程

1950年 工程控制论

1953年 物理力学

1956年 运筹学、系统工程

1978年 系统科学

1980年 科学技术体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1982年 思维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地球科学

1988年 社会形态、社会科学、

1990年 建筑科学

1991年 文艺理论、教育学、沙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