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仁:現在的學生都很忙,所以要教會他們如何高效率地練琴

周廣仁老師的初級實用教學法

學蓋房子要打基礎,樓層越高,基礎需要打得越深,越堅固,這個道理人人皆知。學彈鋼琴也一樣。

若想學得好,就必須打一個好基礎。我們所說的基礎究竟是什麼? 它包含哪些內容?

首先要搞清楚,我們教鋼琴的目的是什麼? 是單純教學生動手指嗎?

不,鋼琴只是一種工具,學彈鋼琴的目的是,通過掌握彈鋼琴的技能學習音樂,懂音樂,表現音樂和欣賞音樂,從中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和服務於他人。

鋼琴教學它不僅僅是教學生彈奏技能,而應該包括樂理知識和對音樂的理解和表現、學習習慣,練琴方法等等。

一切科學的好習慣都應在打基礎階段養成,如果不會正確地讀譜,音樂術語也不懂,就會隨心所欲,不尊重作曲家的意圖,根本就談不上表現音樂了。

這樣的學生沒有自學能力,一切都要靠老師教,不會舉一反三。問題出在哪裡?就是沒有打好基礎。這種學習法絕對不會有出息。

我認為, 鋼琴老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學生打基礎:

01

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求知慾

學習只有有了興趣才有自覺地學琴的動力。雖然對初學者不能要求太高,但教師應耐心地通過各種途徑啟發學生,或通過示範演奏,或去聽音樂會,聽錄音,參加演出和比賽等等。

教材要多樣化, 好聽, 那怕是技術練習,也要練起來有趣味。課堂氣氛要活躍,對幼兒更是遊戲般地學習,教師的態度要和藹,切不要兇甚至粗暴。

總之,讓學生喜歡音樂,願意去下功夫,而不是怕學習或反感。要承認學生的智商是有差別的,要鼓勵為主,積極引導,不要著急。


02

教會學生正確讀譜

對初學者,識譜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基礎,因為,誰識得快,誰就能學得多學得快,有利於提高學習積極性。

讀譜首先包括兩方面的課題:

(1)識別音符的高低

(2)識別音符的時值

比如先認音符,高低音譜表一起學,節奏也分開來訓練,數拍子打節奏或打拍子說節奏。

音符和節奏,這兩方面都形成獨立的條件反射後, 、再合在一起讀譜。

但這才只是解決認譜問題的開始,還要學習對譜子文法,調性感的掌握,否則在演奏巴赫作品時特別容易錯。

還有對奏法和連線的不重視,實際上是沒有看懂音樂的意思。這些都屬於正確讀譜的範圍。

因此,學生第一步必須學會認真讀譜,按照作曲家的意圖彈奏。不能只彈音符,不懂音樂。

03

樹立美好的聲音概念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從一開始就要培養敏銳的聽覺,讓鋼琴發出好聽的聲音。

由於鋼琴的構造特點,鋼琴本應屬於打擊樂器類,但是我們要彈出美的聲音來, 響而不炸, 輕而不虛。

為此必須掌握較科學的彈奏方法。彈琴應該自然放鬆,不能敲打,不能用僵硬的手臂和手指砸鋼琴,使鋼琴發出乾硬的聲音。

科學的彈奏方法是鋼琴演奏發展史中二百年來演變的結果。

鋼琴彈奏方法三百年來(包括古鋼琴階段)有了很大的變化。隨著音樂風格的變遷和鋼琴技巧的發展,彈奏方法也不斷地改進和發展, 從而逐漸找到了更加科學的方法。

也就是利用自然放鬆的手臂重量與積極靈活的手指相結合的方法。用這種方法彈琴聲音比較好聽。


04

進行系統的技術訓練

技術是彈琴的重要基礎, 沒有技術就無法表現音樂,在初級階段, 手指的基本練習是不可缺少的。

手指的五指練習,用各種變奏,轉所有的調, 無論對熟悉鍵盤還是對訓練手指獨立性和均勻性都很有好處。

音階和琶音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因為各個時代的作品都離不開音階和琶音。

教音階琶音要有方法,要教規律,讓學生容易記,要作各種變換練習,使學生願意練。

每一堂課都要檢查基本練習,學生必須天天練,養成習慣,這樣才能練出功夫來。不能平時不練,要考試了才突擊。

許多孩子不愛練音階琶音,這是由於他們缺乏認識和老師堅持不夠造成的。



05

培養嚴格的指法習慣

現在許多學生都很不講究指法的選用, 也許他們認為指法問題不重要。其實他們錯了。

好的指法習慣自然、方便,有利於發展技術, 有利於表現音樂。對初學者來講,最自然的指法是五個手指順著彈五個接近的音。

如果隔一個鍵子也就隔一個手指彈,讓手型保持良好狀態。

五個音以上的音流,如音階,就要考慮在哪一個位置上用大拇指,也要看鍵盤上的位置,那裡更方便。

一般講,保持自然手型就比較放鬆。當然,大手和小手有時需要採用不同的指法,但是指法應該合理。

演奏古典作品更加需要注意指法的選擇。因為彈古典作品主要靠手指功夫,不能過多依靠踏板的幫助。

我們看一些老鋼琴家編著的版本,就會發現許多極秒的指法。我們應該問一下“為什麼”他選這個指法, 這都是很有講究的。

比如,彈重複音時換手指,聲音更有彈性。顫音的結尾不用1、2、1, 而用1、3、2,聲音不發死。

為了彈八度的連奏,4、5指來回倒。彈有力的半音階,多用1、3指,彈輕快的半音階用1、2、3、4指。

肖邦的夜曲中柔和的音型常用4、5指等等。總之,選擇好的指法是為了技術上的方便,也為音樂表現更完美。

許多鋼琴家, 在開始練一首新曲的時候, 就把指法固定下來。固定指法對演奏的準確性起作用。指法不固定, 是最壞的習慣。

06

理解音樂和表現音樂

要認識樂譜上所有的符號,懂得它的意思,並能夠讀外文。例如音樂術語主要是意大利文,但和漢語拼音很像, 並不難讀。

學生不僅要懂它的意思,還應該會念,會聽,因為這是音樂的國際語言,全世界通用。

要熟悉各種演奏奏法的區別,例如legato 、taccato、non legato、 portamento 、articolato 及其符號。要教學生音樂的文法。音樂和語言一樣也有文法。

如分句、分段、說話語氣,強弱拍的有輕響區別,有對比,有發展,有高潮,有結構。彈琴也一樣,不能把所有的音都彈得一樣響,連氣都不喘。

學琴的最終目的是表現音樂。教師必須教學生懂音樂, 明白他在彈什麼,他想表現什麼,最後要把字裡行間的音樂感覺和情緒表現出來。


07

培養科學的、有效的練琴方法

現在的學生都很忙,學生每週只上一次課,而且他們不可能有很多練琴時間,因此教會學生高效率地練琴非常重要。

練琴時間並非越長越好,關鍵是要注意力集中和練習目標明確。例如難點重點突破,分手練,再雙手練,分分合合。先慢後快,不要急於求成。

上來就彈快,東錯西錯,欲速則不達。相反地,從一開始就仔細地練,不允許自己彈錯。

這種方法看來慢,實際上是快,因為不需要返工。許多家長以為練琴時間越長越好,他們不懂得,錯誤的練習, 越長越有害。

學習要講科學,要知道一個孩子注意力能夠集中的時間是很短的,當他腦子不管用的時候是無效勞動,是浪費時間。



最後有很多朋友給小編留言說推薦學鋼琴的APP。現在輔助練琴的app很多,但是大部分都是啟蒙教育的,符合中國人使用習慣和鋼琴考級效率的輔助練琴app的話,小編推薦一款:好多曲譜

無論是考級還是練琴都能有很大的幫助。

它能在哪些方面幫助到琴童和家長呢?

對於家長:

怎麼解決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孩子練琴沒效果?練琴不規律?進步看不到?

好多曲譜可以記錄每次練習,孩子的進步看得見!家長還可以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孩子規律練琴!

對於孩子:

1.6大考級機構的曲譜全覆蓋,再也不用帶厚重的紙質書了

(覆蓋上海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家協會,中國音樂學院 ,中國音樂家協會 ,中央音樂學院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

2.每首曲子配備了標準化的示範音頻,練習有參照

3.曲譜跟隨翻頁,再也不用擔心翻頁問題了

4.更擁有節拍器,分段練習等功能,滿足孩子的練琴需求


想做這個「好多曲譜」app 的也是個琴童家長。因為給學鋼琴的女兒當陪練的鬱悶、痛苦的經歷,讓作為AI智能領域創業者的他,決定做個app 來代勞:咱自己不怎麼懂鋼琴樂器,app能聽懂琴聲也行啊。於是,就有了好多曲譜 app!


快快下載給孩子全新的練琴體驗吧,讓孩子從此愛上練琴!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蘋果的APP store搜索[好多曲譜]下載iPad版本,或者去華為/聯想/豌豆莢應用市場搜索[好多曲譜]下載平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