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笼罩下的春节,除夕深夜我飞回家中,赶上了那顿团圆饭


#自拍我的故事# “回家过年”是很多在外漂泊游子最为期待的时刻,今年春节前,疫情蔓延全国,给中国人的新年气氛蒙上了一层阴影,也打乱很多人归乡的节奏。24日除夕这天,我飞回老家,陪年迈的父亲过年。


我是一名摄影师,拿起相机到今天已经13年了,刚刚过去的2019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两件事情,一件是出了自己纪念家乡的画册《无脚鸟》,另一件是年底在生活城市举办的个人原生态影展“依旧黄河”。
13年,258张照片,这是我留给生活城市山东滨州的个人记录,我刻意把这次影展放在了黄河岸边原生态的村庄,没有夸张的画面也没有高深的技巧,只有一幕幕熟悉的场景,讲述着一个人与母亲河的故事。
我的家乡在四川泸州,紧挨长江,以酒闻名,从长江上游到黄河尾闾,几十年的人生始终与祖国两条大河交织。确定回家前,全国的疫情防控形势虽然严峻,但滨州、泸州当时尚未有确诊病例,不过在济南飞往重庆的航班上,大家都戴上了口罩。
滨州、泸州相隔1700公里,距离不算太远,但交通费尽周折。从滨州出发,需要到济南遥墙赶飞机,恰逢济南泸州当天没有直达航班,只能选择先飞重庆。
在重庆这座最年轻的直辖城市,已经能够明显感受到紧张气氛,乘坐公共交通的人们都戴上了口罩,气氛与我离开时的滨州完全不同。
临行前,看过新闻后,我决定备好口罩,以便路上使用。当时,家门口附近的药店口罩也出现了断货,“患难见真情”,最终还是朋友支援了20个一次性口罩,才确保了一路上的消耗。
一天的归程,终于在晚上9点左右抵达了四川泸州家中,一家人能够坐下来吃顿团圆饭,拍一张全家福。
大年初一这天,我离开的滨州和抵达的泸州都出现了确诊病例,一家人自觉减少外出,在一起享受难得的团聚,我那本留给家乡的《无脚鸟》哥哥终于可以静下心来仔细品读,而且他也能完全读懂我在画册中的照片,回忆起那些流逝的时光。
大年初二这天,我和家人来到了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走一走曾经的石板路,看一看那些熟悉的老房子,当对家乡的眷恋就在眼前,才觉得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已经多年。
在泸州当地,有一种名为蛤蟆草的植被,洗净后放入锅中煮水,对肺炎、咳嗽等病症有一定功效,家人一起采摘,每人喝一碗,也算是一种民间防疫措施吧。
特殊时期,无法远行,只能到泸州至纳溪老路上的“头脊梁”转转,这是长江边上转转,这是冰川时代的遗物,长江流域仅存的独特所在。无人机空中俯瞰,“头脊梁”嶙峋的礁石连绵不断犹如支撑长江的脊梁,从岸边深入到湍急的河心,在此不远处还有两处分别叫做“二脊梁”、“三脊梁”的地方,并行排列的三处“脊梁”形成巨大的“川”字,横卧在长江河道上。
特殊时期的春节,没有频繁的人情往来,没有按奈不住的外出冲动,一家人平静的在家中享受团聚,这样时光对于年迈的父亲太过难得,老人家的笑容,在这个不一样的春节,成为我最大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