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可不可以做成千人一方標準化?而不是一人一方?

一切隨緣61513303


中藥方不可能千人一方,要根據病人的年齡大小,身體強弱,來進行組方,不能千篇一律。我舉個例子,那是四十年代的人,兩姊妹得了天花,揹著小的去看醫生,撿了一副中藥會家,兩個孩子都喝了那個藥。結果,醫生看了那個孩好了,在家裡那個孩子喝了那個藥,後來成了傻子了。都是一樣的病,一個先一天,一個後一天,所以用藥應該是不一樣的處方和劑量。


荷花32551


中醫中藥可不可以做成千人一方標準化?而不是一人一方?

每個人的患病原因不同,體質不同,所以中藥治療或進補都應“量體裁衣”,切忌“千人一方”。中醫中藥治療講究辨證論治、對症治療,也就是個體化治療。“按中醫理論,咳嗽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兩大類。而這兩大類又分別有很多個證型,如風熱咳嗽、風寒咳嗽、風燥咳嗽、氣虛咳嗽、陰虛咳嗽、痰溼咳嗽等。”臨床上要針對不同的證型,選用相應的藥物。任何一張處方均有其適宜人群和不適宜人群,需要正規醫療機構的專業中醫師為每個人“量身定製”,根據不同個體的體質和臨床表現而確立不同處方,切忌“千人一方”,否則難以起到防治疾病的療效。

  除了治病,進補也需要根據自身體質進行。冬季膏方滋補盛行,很多人看到別人用後效果好,就直接照搬服用,結果出現心煩意躁,甚至出現長口瘡、流鼻血等現象。“補”應對“虛”,不必要的進補反而會打亂體內平衡,給身體造成傷害。建議如果要進補,應先請醫生判斷是否有必要,如果需要,醫生將制定個體化進補方案。


價值投資為王


中醫中藥千人一方和一人一方不能絕對而論。

比如跌打損傷的藥方,川芎、紅花、當歸、續斷等等中藥組成的方子,無非就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等,可以是千人一方的。

再比如感冒,中醫裡面主要有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只要診斷出是風寒還是風熱,用對症的藥就行了。

千人一方是針對症狀單一的患者,如果幾種病因在一起,只能是一人一方了。

比如跌打損傷,對於身體虛弱或者其他病因的人來說,用中藥治療要充分考慮中藥的分量、加減一下需要或者不需要的中藥,充分適合治療當前病人的身體情況。



泉肖木火


可以做千人一方。我現在在從事的一個養生服務就是將中藥做成外敷的千人一方的方藥,效果還是挺讚的,我媽媽每週敷一次,逐漸的一些輕微亞健康消失了,身體逐步呈現較年輕狀態。

千人一方的中藥入五臟入經絡,作為基礎加強身體氣血循環,能夠增加身體新陳代謝率,活血化瘀,祛風寒溼,增加人體體溫。可以祛除一些基礎的問題,對於所有人適用,複製率高,調理一段時間後,可以再根據病人的不同症狀去吃藥。做中藥外敷千人一方,就像養好身體的土壤,種子才能夠長得更好,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能普遍提高大家的體質。如果以後用藥,也會事半功倍。

對於其他的也是可以分一類病症統一一個方子,像王琦教授將人體分為九種體質,就可以按每種體質出一個方子去方便所有人調養,也能夠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好複製,有很多優點。





中醫潘慧玲


這個問題要分開來說。

中藥方劑從來也不是隻有一人一方。

中藥的劑型不僅有湯劑,還有膏丸丹散等。有內服方藥,也有外用專方。中醫不僅僅有內科,也包含了內外婦兒等各科。

中醫歷史上一直有所謂千人一方的內服藥劑,比如保和丸、川芎茶調散、和胃散、安宮牛黃丸、大活絡丹等。官修的很多醫書如《太平惠民合劑局方》中所列很多方劑都可以摘抄下來,自行調配服用。外用的群體化治療的藥物例子就更多了,生肌玉紅膏、黃連膏等等。

以前醫療資源也很缺乏,也不是人人都能看得起醫生。小病輕症和現在一樣,自己去藥店諮詢一下買些藥吃。古時也一樣,自己抄個方子,或者去藥局直接買一些調配好的丸散來服用。

對於重症頑疾和所謂的疑難雜病,就需要請醫生診治,開具有針對性的方藥來治療,也就是所謂的一人一方。一人一方也是在基礎方上面加減而成。歷史上獨創方劑的名醫人數不多。

所有的方劑其實也只是從十幾個基礎方上加減化裁而成。




青島曉林中醫


`這種想法根本違背了中醫的核心理論。中醫的神秘奧妙之處就是…辨證施治,一人一方。嚴格說一人一方也不對,應該是一人多方。好的,有經驗的老中醫,對任何人,任何病,都不是一人從頭至尾只吃一種方子,而是根據病情發展,不斷修正藥方。如果效果好的方子就繼續用,效果不好的就改變藥方,或增減劑量,直到找到最佳方劑,徹底治癒為止。

這就是中醫的靈魂,用現在人的話就叫摸著石頭過河。不會摸石頭的中醫不算中醫生,一個方子吃到底,吃不死人,也治不好病。這樣的中醫生比比皆是,所以中醫日漸衰亡!幸好,這次瘟疫中,那些張伯禮式的老中醫用中醫藥治好了很多非冠肺炎,人們對中醫藥重拾信心。願中醫文化浴火重生!


啄木鳥愛啄木


中藥做成千人一方,可以的。

比如說:眩暈症,1.有前庭性眩暈,2.有身體器官系統引起的病變,非前庭系統性,亦稱假性眩暈。其實都是眩暈症,配置眩暈特效藥都可以完全治好,並不再犯病。其他病也是一樣的,雖然有身體素質不同,輕重不同,但還是一個病,可服同一個方子的藥,在量的大小加減就可以了。


問題分析師


可以的。也可是萬人一方,袪溼是通用的,熱藥通過加工方法變為中性或微寒藥,而寒藥則容易加工為溫熱藥;寒熱藥的結合趨向於中,藥中性就具備了中醫調整的屬性;寒性病人服用時不會加重寒性,這時是溫熱藥在起作用,熱性病人同樣向中看齊;中醫中藥的中,是中間的中,是調理人體面向的地方。對於防病治病,有其實質及核心。

人的身體健康與否,免疫的作為至關重要。數十種常見病,只要免疫的能力足夠強大,就算患上也能輕鬆消退。中藥能使人體達到最佳狀態,也就是免疫的強大時候。

中醫中藥切合了免疫起作用的核心,是最科學的醫學前沿技術。


精準核析


如果認為劑量及小方向的影響人體可以自我調節過來那就可以。只要大方向正確那就問題不大,不然就不存在OTC的藥了,都該換成處方藥。如果需要狙擊槍相對精準化,那就需要高明的醫生來判斷並安排品種和劑量。其實沒有絕對的標準化。比如你飯前了飯後身體狀況就改變了,運動前後運動後也變了,睡前和起床後狀態也不一樣,早上和晚上也不同,這又怎麼標準化?你說胖的和瘦的藥量影響一樣嗎?不信可以將剛才說的不同情況下都量下體溫、血壓和脈速。會一樣嗎?不同的人酒量會一樣嗎?那都按一種標準劑量吃藥,效果會一樣嗎?就像喝酒一樣,有的人一瓶啤酒就醉,有的人一瓶啤酒沒事一樣,他們同樣的劑量,結果不同的。所以沒有一個絕對標準的劑量,都是相對作為你的參考的劑量。



大姨父壺易


首先我們要明白為什麼中醫要一人一方?

中醫講究的是整體觀和辨證施治,也就是要把人體作為一個整體來看,並放在四季,陰陽五行裡去辯證,因此,世界上不可能出現兩個或多個生活,工作,食宿,體質,地域等等條件都一模一樣得人群。所以,從中醫的理論開始就不可能實現。

其次,由於每個人體質不一樣,就是得同一種疾病需要中藥得增減也不同,中醫要求的是不治末病,也就是不治得過的病,而治的是這個病後續發展要引起的病,把後路給它掐斷通過增強患者的體質增加抵抗力,讓患者通過自身的免疫力來達到治癒的目的。

這也是中醫沒有後遺症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