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寻访辛亥先驱钱鼎墓,富平淡村有遗迹,大火烧过光秃秃


近代的陕西和中国的大时代一样,也是有数不清的先驱人物,用自己的汗水和热血才书写出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最终和其他省份一样,经过许多年的奋斗,才迎接了新中国的到来。100年前,那时的西安城还很小,大雁塔旁边全是优质麦田,但那时的青年人和现在人一样,朝气澎湃、热血沸腾,为了美好生活的到来付出了更多的勇气和代价!


只是,过了这么久,当地的青年老少,大多已经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曾经的事迹并没有被遗忘,相关档案馆、资料处还有他们的故事;他们孜孜以求所要追求的美好生活,如今已经到来——清明刚过不久,文从沈梦带领大家一起去瞻仰一位19世纪80后——一位仅仅活了27岁,却被载入史册的陕西人物:钱鼎和他的墓地!
史料记载,钱鼎生于1884年,是陕西白河县人,是辛亥时期陕西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家是白河县望族,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因当地素有练武传统,他也能舞刀弄枪。当时,正是清朝晚期,且科举制度刚废止,钱鼎自己担着行李、靠沿途算卦赚点路费,来到陕西省会西安,进入陕西陆军小学堂学习。毕业后,他进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1909年,钱鼎从武昌回到陕西,投入陕西新军,一年后,钱鼎担任陕西新军队官。

1911年,山雨欲来风满楼。 那一年,风潮汹涌,先有保路运动,再有武昌起义。在西安的多种力量,相聚一起,于当年10月22日,在西安城打响了西安举义第一枪,三天后,西安城光复。10月27日,陕西秦陇复汉军军政府成立,张凤翙获选大统领,副大统领为钱鼎、万炳南。这是钱鼎最为辉煌的时刻。
当西安光复后数月之间,关中、陕北、陕南等56个州县相继光复,汉中等地次年5月才光复。而此时,陕西多地局势并不明朗。
为了募集军饷,政府人员认为,渭南是富庶之地,必有钱款,劝钱去办此事。1911年11月1日,钱鼎以副大统领身份,只带了33个人前去提款。谁知,这时的渭南尚充满矛盾,当时的团练头子耍了个手段,最终将钱鼎等人骗杀于县衙! 三日后,张钫带兵攻克渭南,在西安八仙庵为钱鼎举行了万人公祭大会。
之后,位于陕西渭南富平的钱氏族人将钱鼎安葬于富平淡村村,距今已有100多年了。墓地曾被毁坏,近年来又被重新修葺一新……如今钱鼎墓已经入列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每逢清明时节,常有游客、后人前来观瞻!
如今的钱鼎墓,是近30平米的大土丘,位于小路内侧田地中,四角有近年来新植的柏树,墓头有几棵椿树……道旁,有富平县2013年11月1日立的碑,仅仅5年多的光景! 这是笔者第三次瞻仰此地,但观感与之前不大相同,这被大火刚刚烧过——光秃秃的样子,就令人印象深刻。
不只是钱鼎墓地,左侧附近村子人的公墓也被烧了个遍,满目疮痍!据路过的村民介绍,这是4月5日当天,当地村民祭拜祖先时不小心所致:烧纸点燃时,风借火势,火借风力,将四周枯黄了一冬的小草燃了个遍,也自然就蔓延到了钱鼎墓! 所幸,墓地四周都是青青麦田,破坏力度不算大,只是那些经过大火烤炙的树木,十有八九是不能活了!
今日,以此文章纪录笔者的经历,希望下次来,能见到恢复好的颜色!你看,不远处的苹果花开得多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