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柏林寸土寸金,城中心却立着2711块水泥柱,背后意义令人深思


德国首都柏林,作为德国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经济中心,是一座包容性强且充满活力的城市。来到柏林旅游,有很多地方值得一看,其中包括勃兰登堡门、柏林墙、博物馆岛和柏林大教堂等等,城市里到处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感和艺术气息。


未到柏林之前,我其实对其不太期待,相比起巴黎、罗马、马德里等欧洲城市,似乎柏林没有太多特别著名的“旅游地标”。但是柏林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自从踏足这座城市的第一刻起,我就发现这里有许多建筑或景点都值得驻足停留,细细品味。
其中对于不少游客来说,最震撼人心的建筑,莫过于柏林地标式建筑之一,著名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位于勃兰登堡门之南,邻近腓特烈城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也称为“浩劫纪念碑”,是为纪念在浩劫中受害的犹太人而修建的。

这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地方,与人们常见的纪念碑完全不同,这里更像一个现代简约风格的建筑设计作品,出自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Peter Eisenmann之手,建筑群共有2711块长方体水泥石板组成,宽窄一致但高矮不一,平铺蔓延成很大一片,场面蔚为壮观。
浩劫纪念碑于2003年4月1日动工兴建,同年12月15日完成,而纪念碑的选址也颇有讲究,这里位于柏林市中心,过去曾是希特勒德国政府大臣的官邸,地下还设有纳粹屠杀欧洲犹太人历史的纪念馆,详尽地展示了很多真实的历史资料,整个浩劫纪念碑工程耗资2500万欧元。
这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地方,与其说是纪念碑,不如说是一个“大型迷宫”,占地近2万平方米,灰色水泥石板碑林如海洋般浩瀚起伏,层层分布,动静相宜,非常有设计感,与周边的城市建筑形成强烈反差,让人充满无尽想象。

其实,走进里面可以看到,这个设计绝妙且寓意深刻,每一个长方体水泥块就是一个纪念碑,但上面没有任何文字标识,代表的是不计其数被害的犹太人亡魂,在无声哭诉,这些重复而单调的水泥块,让人不由陷入沉思,也许是想让人记住这些沉重的历史教训。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纪念碑从无到有,从提出构想到完工开放,整整经过了17个年头。在充满历史感的城市中心,德国人勇于告别战争的旧世界,清扫纳粹的旧思想,缅怀在因为战争而失去生命的犹太人,树起远离战争拥抱和平的纪念碑,赢得了世界的信任和尊重。
不过,纪念碑的建立过程有着很曲折而极具争议的道路,而它最终得以倔强地落成,绝不仅仅是给犹太人受害者一个交代,也不是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告别,而是对自身历史反省的起点,这不仅需要强大的道德勇气,也体现了德国人用实际行动进行深刻反省的诚意。

浩劫纪念碑如今已经称为柏林的一处热门景点,水泥石碑组成的网状通路有许多出入口,游客可以行走到里面参观,任意穿行于此,意义在于给活着的人一个面对历史的机会,从沉重惨痛的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真正感受到和平无价,安定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