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了,一瓶老酒奇妙的变化

在喜欢收藏老酒和品鉴老酒的收藏者眼中,老酒并不是一件冰冷物品,而是有生命的收藏品。酒体在装入瓶中后,却一刻也未停止生长与变化。随着时间的积累,酒体变的更加醇厚。收藏老酒就是在“养”一瓶酒,把它养的圆润协调。酒体中的分子及无数的微生物不停的结合优化,时间造就的玉液陈酿就在这不停的生息运动和春夏秋冬轮回中慢慢形成。



收藏老酒的酒友们,闲暇时经常观赏把玩自己的收藏品,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瓶老酒,夏季和冬季酒线不一样,容量有变化。还有酒友反映,即使在夏季,在开空调的房间和不开空调房间,酒的酒线也不同。在冬季,有暖气的房间和没有暖气的房间存放老酒,酒线也有高低区别。



以上的这种现象,就是老酒的热涨冷缩现象。可以用分子运动论来解释老酒热胀冷缩的原理:

夏季老酒受外部环境影响,酒体温度升高,酒分子运动的动能增加,酒分子间的间距增大,酒体中的各种微生物及物质体积膨胀,因此,酒体体积变大。酒线就会明显增高。

进入秋冬季温度降低,酒体温度降低,酒分子运动的动能减小,酒分子间的间距减小,酒体中的各种微生物及物质体积缩小,因此,酒体体积缩小。酒线就会明显降低。



老酒冬夏酒线变化的小常识,可以在我们选择老酒中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夏季,酒线进入脖子下部就是满品,而在冬季,酒线在肩膀也属于满品。


进入冬季,收藏的老酒除了有酒线的变化,还有一种现象是,个别老酒在低温环境中酒体会形成棉絮结晶,等温度升高后又消失,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呢?



陈年白酒基本都是传统工艺酿制的,多年存放,会在瓶体中继续发酵,在发酵的过程中由于酯化作用,产生亚油酸乙酯、油酸乙酯和棕榈酸乙酯的混合物,这些物质易溶于酒精不溶于水中,所以一般在温度较低的冬季时候就会形成絮状结晶,在温度较高时而消失。但这种现象并不是所有的老酒都有,老酒的酿造配料不同,经过多年陈放形成的物质也不同,一般酯类丰富的酒体比较容易在冬季出现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