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渔业

黄河入海口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沿海有很多群众以养船捕鱼为生。旧时,渔民捕鱼用木帆船、燕尾船,有些船很小,称“柳叶船”、“小鬼欢喜”。捕捞工具有线网、幌钩、转轴网、大扒网。一般是在近海和海沟河汊捕捞,只有少数大点的船到深海作业。农历三至五月、七至九月为最佳捕捞季节,一般是“雨水”时节出海,“立冬”时节收船回港。所捕鱼虾随捕随腌,回港销售。渔民船只简陋,缺少科学知识,仅靠经验观测天象和把握风暴、潮汐,难以保证安全,船翻人亡时有发生。渔民祈求安全的迷信思想很严重。多数船上供奉“海龙王”、“海神娘娘”。每次出海前要选择吉日,烧纸钱求吉祥。在广饶一带,渔民每年第一次出海要吃水饺,象征渔业生产大丰收。上船前,烧纸、焚香、磕头,祈祷:“天神、地神、龙王爷大发慈悲。”亲属们鸣放鞭炮,敲锣打鼓欢送出海。渔船回海吃面条。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渔民普遍烧香、焚纸求告龙王保佑。渔民喝酒时,亦必先敬海龙王一杯。渔民在海上生产、生活禁忌很多。“翻”字乃渔民大忌,帆船称“风船”;烙饼或吃鱼,不说“翻”过来,说“转”、“调”、“划”过来;器皿忌扣放,如碗、盆、帽子口均朝上;晒鞋不晒鞋底;饭筷不能放在饭碗上。此俗至今仍存。

60年代起,渔船逐步更换为机械动力大船,网具也更加现代化,增加了板网、跳网、流网、张网、跨网(亦称张飞网)等。大多数渔船能到深海或远海捕捞。所捕鱼虾由运输船集中后送往渔业站。渔民能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预报,海上作业比较安全。封建迷信思想在青年渔民中逐渐减弱。

照螃蟹、赶海,是渔民饶有兴趣之事。春季开凌后,天气转暖,即到照螃蟹的时候。入夜,人们将马灯挂在桶上,沿浅滩处、芦苇边来回走动,螃蟹见光后即爬出,此时须迅速将其拾入桶中,一旦被它发现,它会立即缩入水中或泥中。照螃蟹的最佳时机是刮南风、下毛毛雨的时候,螃蟹争相上岸喝甜水,最易捕捉。渔民不放过这一良机,夜色中的水滨,点点灯火绵延十多里,直至夜半天冷,螃蟹不再上岸,人们才满载而回。最多时,一人能捡百多斤,少者也捡二三十斤。退潮时赶海,渔民则可收获钓蚬、颤蛤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