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運氣並非與生俱來,世界首位億萬富翁教兒子如何製造“好運氣”

說起億萬富翁,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比爾蓋茨、巴菲特、馬雲這些人。但要論賺錢能力,最佩服的還是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生於一個平民家庭,他在14歲那年,定了兩個目標,一個是長大後要成為億萬富翁,二是活到百歲。

1937年5月23日,洛克菲勒去世,享年98歲。他的第二個目標可以說大致實現了。而他的財富則遠遠超出了第一個目標。據估算,洛克菲勒的個人財富不少於14億美元,他成了美國曆史上第一位十億級的富翁。美國當年的GDP為920億美元,就個人財富所佔GDP比重而言,美國至今沒有人超過洛克菲勒。

如今,洛克菲勒家族已經傳了六代,有200多號人,其中也有一些家族成員覺得這個姓氏帶來的壓力太大,主動隱姓埋名的。財富傳承了六代,已經算是傳奇了。

都說富不過三代,但是洛克菲勒家族能讓財富一直延續,那一定是有不同尋常的教育方法。洛克菲勒曾給兒子寫過38封信,這些信不僅是教兒子如何賺錢,更是教兒子如何做人,如何更好的生活。

今天給大家分享這其中的一封信的一封信:我的成功,在於我善於製造“運氣”!

親愛的約翰:

普通人認為運氣永遠是與生俱來的,發現某人取得成功,他們都會以輕蔑的說:“沒什麼了不起,只是好運幫了他的大忙!”這種人永遠理解不了:“其實,我們每個人可以做自己命運的設計師和建築師”。就像人不能缺錢一樣,每個想有所作為的人也不能缺少運氣,被動的等待運氣的來臨。

我的信條:”天賜的運氣我不要,但要靠製造運氣求發展“。我深信好計劃就會有好運氣。我的石油巨無霸就是通過策劃,變競爭為合作的典範。

最初煉油商們各自為戰,導致了毀滅性的競爭格局。這種競爭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但對煉油商卻是萬丈深淵,大多數煉油商都在不斷地虧本,一個個跌入破產的邊緣。

我很清楚,要想重新有利可圖並將永遠盈利,就必須馴服此行業。我視其為一種天職,並且很清楚要想實現,首先必須擬定一個能將所有煉油企業由我掌控的實施計劃。

我詳細研究了形勢,並評估了自己的力量,計劃將克利夫蘭作為第一戰場,在控制了克利夫蘭的20餘家競爭對手後,再迅速開闢第二戰場。

世界上什麼事都可能發生,唯獨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發生。約翰,想要交好運,就從精心策劃運氣開始,這需要好的計劃。你必須知道,好的計劃首先要考慮這兩個先決條件:

第一,充分了解自己的目標,譬如做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第二,知道自己掌控的資源,包括金錢、地位、關係,還有能力……。

這兩個基本條件的順序並非絕對不能改變,你可能先有一個想法、一個目標,才開始尋找適於這些資源的目標。還可以把它們綜合起來,形成第三或第四種方法,例如已經擁有某個目標和某些資源,為最終目標的實現,你還必須創造性的獲取另外一些資源;也可能必須根據這些資源來提高或降低目標。

根據資源調整目標,或者根據目標調整資源,然後自然而然的會顯現出一個計劃的基礎結構,剩下的就是不斷的用手段與時間去填充空擋,等待運氣的加持。記住了,設計運氣實際上就是設計人生。不要傻傻的等待運氣,你還需要引導運氣。

愛你的父親

這只是這封信中的一部分內容,但不難看出洛克菲勒不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還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親,信中所有的內容都是在強調人的主動性,你需要主動創造機會引導運氣,而不是等著好運氣來找你。

一直以來,富翁的經歷都是有些神秘色彩的。想要了解他們,除了極寶貴的親身接觸的機會,大概就剩下看看他們的傳記與書信了。而在這些媒介中,作為教導後代的家書,最為真實也最為可貴。

這本《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則是洛克菲勒作為父親,亦是商業前輩與人生導師,對兒子的諄諄教導。三十八封信,洛克菲勒不僅僅傳授兒子商業的世界裡取得成功的奧秘,更教導兒子如何為人處世。

這本書是家書,同樣也是一本培養傑出企業家、社會精英的經典之作。

信件中記錄了洛克菲勒在其98年的崢嶸歲月中的人生智慧和成功之道,洛克菲勒這些信件的價值,正如艾倫‧格林斯潘所說:“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敵國的全部財富還要寶貴。”

我們不妨也拿起一本洛克菲勒的家書,從中汲取我們覺得有價值的東西,用來傳授給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的孩子也能夠更好地為人處世,更好在這個殘酷的社會中立足。

僅僅三十幾塊錢,也就是爸爸的兩包煙錢,媽媽的兩貼面膜錢,而你卻可以用來換取洛克菲勒一生的智慧,豐富自己,昇華孩子,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