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美國總統特朗普希望改善與俄羅斯的關係,那麼俄羅斯會全面投入美國的懷抱嗎?

香堂風子


5月14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到訪俄羅斯見了普京,雙方表示了善意也展示了不同點。

其實單純從蓬佩奧訪問俄羅斯和普京見面就能看出,俄羅斯還是很重視和美國發展關係的。

還記得幾個月前委內瑞拉副總統訪問莫斯科嗎?呆了4天,普京和梅德韋傑夫都沒見她。

畢竟蓬佩奧代表的是特朗普,他來,普京給了面子。

這就說明了問題——普京很重視對美外交。

特別是普京對蓬佩奧說,美俄應該恢復全面關係,這意味著通俄門對美俄兩國關係長達3年的阻礙,即將破除。

這意味著什麼?確實應該仔細研究。

所以,不是美國單方面要改善和俄羅斯的關係,普京對改善關係也有很大需求。

不要以為美俄碰到一起就是衝突,其實在很多問題上其實觀點還有類似之處。

舉個例子吧——

在伊朗核問題上,很多人可能認為普京會幫助伊朗抵抗美國,其實正相反,俄羅斯的立場很明確:

美國是目前伊核僵局的肇始;伊朗不能發展核武器;俄羅斯在美伊衝突中呼籲各方剋制。

看到了吧,這基本上就是平衡主義的外交。

對原則問題,莫斯科可以支持伊朗的態度,但是在實際上,和美國的立場是最接近的,畢竟核問題也是俄羅斯的大忌,伊朗人碰了這個紅線不可取。

但不能認為俄羅斯會因此對美國言聽計從,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如果這樣還輪不到普京,那是20多年前葉利欽時期搞過的事情。

蘇聯解體後葉利欽曾經很天真的以為,西方能接納俄羅斯,但後來發現,他們只是表面給俄羅斯親熱,實際上還是把俄羅斯當作“非我族類”。

特別是北約東擴持續縮小俄羅斯的勢力範圍,打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讓葉利欽意識到必須要改變外交政策,乃至後來普京才對西方越來越強硬。

葉利欽的前車之鑑,普京是親眼目睹、親身經歷的,他怎麼還能幹這種傻事?


木春山談天下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以來,一直都希望與俄羅斯改善關係,這可以從兩個方面說明:一方面,特朗普懟怒過很多國家領導人,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等,但一次也沒有直接罵過俄羅斯總統普京,這是不是有點奇怪呢?另一方面,特朗普非常渴望與普京見面,每次會見都相見恨晚、嚴重超時。但是,由於美國國內反俄反普情緒強烈,特朗普雖然深愛著普京,也只能是“愛你在心口難開”。

普京當然也有與美國改善關係的願望。雖然俄羅斯和美國經濟互補性不強,結構性矛盾突出,但長期受到美國的制裁,也不利於俄羅斯經濟發展。普京開啟第四個總統任期後明確提出,將把主要精力用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爭取在2024年將俄羅斯帶進世界前五大經濟體。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普京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包括與美國改善關係。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國往利邊行。美國和俄羅斯希望改善關係並不奇怪。那麼,俄羅斯會全面投入美國的懷抱嗎?三個字:不可能。

美國塊頭大,俄羅斯塊頭也不小,甚至某些方面比美國塊頭還大,美國的懷抱無法容納下俄羅斯。此其一。

其二,美國和俄羅斯存在很多結構性矛盾,這些矛盾無法調和。比如,克里亞米問題,美國要求俄羅斯將克里米亞“歸還”烏克蘭,但俄羅斯已經明確表態,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後,就是俄羅斯永遠不可分割的領土。

第三,美國建制派反俄反普情緒特別強烈,有時甚至阻擾特朗普與普京會面,特朗普雖然固執已見,有時也不得不順應建制派,幾次放了普京的鴿子。蘇聯解體,美國“功不可沒”,在俄羅斯國內,對美國有一種天然的仇恨。所以,美俄關係沒有最差只有更差,要走得很近不太可能。

第四,俄羅斯當然知道,蘇聯想走近西方、融入西方,最後卻是解體的命運。俄羅斯不可能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抱有任何幻想,更不可能重蹈蘇聯的覆轍。

俄羅斯目前經濟確實困難,但俄羅斯有政治定力,有提振經濟的信心,不可能把希望完全寄託在美國身上。雖然美俄都希望改善關係,但到底能否改善、改善到什麼程度,包括美俄在內都心中無數,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美國是什麼貨色,俄羅斯當然清楚;美國靠不住,地球人都知道,俄羅斯怎麼可能全面投入美國的懷抱?


毛開雲


讓俄羅斯投入到美國懷抱?想多了,就目前來說沒有這種可能!

1.戰略上長遠來看,美俄的水火不容是制度結構性的,完全無解。畢竟,美國政府眼裡,不允許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超越自己,而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強大”到現在的“美國優先”大有市場,完全可以窺探到美國的思維定勢:世界上只有一個大國,就是美國!

所以,你讓美國跟俄羅斯和好,讓俄羅斯全面投入到美國的懷抱?普京難道作為克格勃,不知道美國在背地裡的勾當?

2.戰術上,美俄暫時達成某種協議,完全是有可能的!

比如當前的敘利亞戰局,美西方先後打出來的“化武疑雲”、“人道主義危機”還有所謂的“精確打擊”,被俄羅斯完全化解!

3.隨著德拉省首府升起敘利亞國旗,之前英武預測的世界盃結束前德拉被收復,已經得到了驗證。當然,這種預測,完全是建立在俄羅斯經歷阿勒頗、東古塔圍殲戰之後的經驗所得,尤其是東古塔圍剿戰中的“以打促變、以打促和”戰略戰術在德拉得到了複製!

4.而隨著對伊朗最後時刻的到來,特朗普舉起了各種貿易戰大旗,甚至“霸道要求”所有國家不能再購買伊朗原油,這就是要開始給伊朗“斷血”供應,然後準備圍攻擠壓伊朗的生存空間啊。

而現在俄羅斯承認並確認伊朗在敘利亞軍事力量的存在,對於敘利亞有巨大的貢獻,所以應該繼續留下來參與敘利亞戰局。這就是說:你美國保護伊以色列,而我俄羅斯現在已經宣稱保護伊朗了。怎麼破解?

就更當年的冷戰關鍵時刻一樣,都想到了一個城市——芬蘭的赫爾辛基!

5.當然,大家不要忘記了,今年早前時候美國公佈的“克林姆宮名單”,其實是一個“大殺器”。畢竟,美國宣佈要對伊朗制裁之後,歐洲國家在伊朗的投資都在減少,實在是因為涉及金融、能源,美國的佈局太深了,歐洲國家完全不是對手啊!

6.同樣的,如果美國真的開始按照“名單”開始實施,對於普京暫時不會有影響,但是對於俄羅斯來說危害是隱性的但卻很大的,因為任何一個國家金融機構,都不願意得罪美國,更不敢輕易拋開美元進行金融活動的!

這就是一個大殺器!

7.從另一個角度看:現在美國或者俄羅斯,都是一個能源輸出大國,所謂同行是冤家!到底,大家應該購買誰家的能源?對於更多的國家尤其是歐洲國家來說,自然首選是俄羅斯!這種傾向性,自然就是在動美國的奶酪,你說——美國能夠跟俄羅斯好好做事情,成為一家人嗎?不可能!況且這裡 還沒有說意識形態的鬥爭了!


英武


美國怎樣對待俄羅斯?現在具有相當的不確定性,是次美國拋出橄欖枝,俄羅斯還是樂見的,能放鬆對自己制裁,或事稍緩,對俄還是有利的。作為受制的一方,俄羅斯自烏克蘭危機以來,在經濟、外交和軍事上,受到重重圍困,首先影響到的是經濟方面,發展受到極大限制和約束。經濟制裁,也是西方常用的手段之一,給一棒子給個甜棗,也是屢見不鮮之手段,對此,做過大國的俄羅斯,相當洞若觀火,心知肚明。說翻就翻,要談就談,無論怒目相視,還是坐下談判,都是美俄關係題中之義。壓,壓不垮俄羅斯;兵戎相見就更不可能,大約也只有重開談判之門。致於俄會投入美國懷抱,蘇聯剛解體那陣子,還有一絲絲可能性,那麼現在,俄羅斯已穩穩地站定龐大的身軀,不會輕易為其所動的。

茲事體大。一切皆決於美國,真要能給俄羅斯以公平和友好地對待,美俄交好並非沒有可能,前提是必須真心對待俄羅斯,實事上有無可能性?答案是沒有的。川普上臺之初,美國發酵通俄門,原因正在於美國精英們對俄骨子裡的根深蒂固,雖說此事到現在基本屬於子虛,但也見川普欲想拳打腳踢,完全按照自家思路施為,可能性根本不高。美國的精英們,正是想借此事給川普套上一個通俄的緊箍咒。如此,任川普再怎麼胡打海摔,也不得不顧忌北約國家,真要成了孤家寡人,總統任期內會變得什麼也留不下。

俄羅斯的真實。俄國雖窮本錢大,廣袤的國土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同時作為世上唯一武裝力量可抗衡美國的軍事強國,有重新崛起的條件和基礎,這也是西方無時不念茲在茲的,遏制俄崛起是他們最真實的想法,因此,完全走近,助俄發展,是根本不可能之事。作為大國的俄羅斯,對此一清二楚,在經過近三十年的痛入骨髓之痛,開始走上了一條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輕易不會改變國策,特別是政治強人普京治下的俄羅斯 。


魂舞大漠


俄羅斯不可能完全投入美國的懷抱,這是毫無疑問的。原因非常簡單: 俄羅斯是一個大國;不管它的意識形態與美國是否吻合,僅僅從俄羅斯的面積、歷史、文化這個三個方面看,俄羅斯都不可能完全融入西方懷抱,更不要說投入美國懷抱。



從地理上說,俄羅斯是個歐亞大國,而且歷史上曾經是個龐大的帝國;歷史上,說俄羅斯從未真正融入過西方,而且俄羅斯一直在東方與西方之間徘徊。時至今日,俄羅斯許多人還一直在徘徊、糾結: 俄羅斯到底是東方國家還是歐洲國家?這一點與俄羅斯的宗教文化傳統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最近1000多年,俄羅斯一直信奉東正教。這樣,俄羅斯就從文化根源上與基督教文明為主體的西方世界格格不入。因此,從文化傳統上說,俄羅斯要完全融入西方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再加上在20世紀的歷史上,以俄羅斯土地為主體,產生過龐大的蘇聯帝國,並曾一度於與美利堅合眾國並駕齊驅,甚至在上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一度在國力、軍力科技和人民自信心方面還超過了美國。雖然由於各種原因,蘇聯解體了,但是俄羅斯人的民族自信心並未就此泯滅。尤其在最近18年普京的領導下,俄羅斯的崛起進程正在展開。而且過去20多年西方歐盟東擴到北約東擴對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擠壓不斷加劇,這一點也是俄羅斯對西方從冷戰剛結束時的迷戀到產生不舒適,直到最後義憤填膺。這集中表現在2014年的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危機中俄羅斯與西方的衝突。



今天,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某種程度上有點類似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當時美蘇兩國戰略衝突不斷上升,以至於最後需要通過核裁軍以及其他一系列高峰會談形式得以緩和與拖延,但是兩國的戰略衝突和結構性矛盾並未得到解決。



今天,美俄兩國依然在許多層面上存在結構性的戰略衝突。但是,兩國最高領導人都知道,這種戰略衝突不能任其蔓延和上升,不然兩國關係都將處於崩潰的局面。也正是在這種認知下。“特普會”即將上演,但這只是兩國戰略衝突上升過程中一個小小的技術性調整,絕非意味著俄羅斯將投入美國的懷抱。


邱震海


美俄近期局勢的緩和,好似走近了一步,5月14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問了俄羅斯,俄羅斯總統普京招見了他,蓬佩奧代表美國政府和特朗普總統的意願,來到昔日的仇敵家裡做客,必定有意想不到的圖謀,常言道"無事不登三寶店,有事才到貴府來",難道是美國想通了,長期給俄羅斯來硬的打壓政策,經濟持繼強力制載都無法讓俄羅斯這個國家屈服,現在以軟的一套方式打動俄羅斯這個民族嗎?將俄羅斯拉入自已的懷胞嗎?這可值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大家都知道特朗普從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的為人處事,好吃的人參果能有豬人戒的嗎?特朗普處處為著美國的利益,發動戰爭打擊敘利亞,讓敘利亞陷入戰火的水深火熱之中。接著接二連三與世界各國打經濟貨易戰,撓亂世界經濟發展的正常秩序,總是以美國優先的政策,其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利益而來。為著美國的利益而戰!

而今美國政府國務卿蓬佩奧不遠萬里到訪俄羅斯,是乎讓人感覺有些驚異,5月14日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紅場機場降臨下一位美國的不速之客,這讓俄羅斯總統普京感到一絲意外,但作為政冶經驗豐富的普京深知美國國務卿葫蘆裡裝的究竟裝的是什麼"藥",這難道是天上掉餡餅了嗎?美國的套近乎肯是有原因而來,也許是最近美國製裁伊朗,凍結伊朗石油出口,言下是勸堵俄羅斯不要插手支持伊朗的國際事務,第二點是否解凍對俄羅斯長期以來的經濟制裁,這些猜測必定是猜冽,還得看美國特朗普總統的具體行動。但又不得不想到特朗普向來的為人做事,特朗普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而且是一個性情極不穩定的人,這不得不讓普京產生疑慮,特朗普一貫以來的行事作風,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例如今年3月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河內的談判,上午巳經談好的條約,到下午就立刻改變,美國對俄羅斯打的是什麼主意,不言而喻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貫用伎倆。

這不得不讓普京聯想到葉利欽執政時代,美國等西方國家肢解俄羅斯那一幕幕往事,美國將前蘇聯引向崩潰邊緣,將俄羅斯融入西方,這在普京冶下是不可能的事,如果說美俄通過談判改善兩國關係,從發展經濟利益入手,而這是俄羅斯求之不得的好事,如果特朗普政府一改前非,與俄緩和關係,讓俄羅斯靜下心來發展本國經濟,讓普京第四屆任期內一心一意抓經濟謀發展,美國是否真心實意放下霸權主義的制載大棒,讓俄羅斯國民經濟大幹快上,真正讓普京曾經承諾的"給我二十年,還給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美國特朗普政府創建一個良好的和平發展空間嗎?美國政府是真安的好心嗎?能真有這一天到來嗎?這不得不讓所有的人們對美國政府保持懷疑的目光和態度!聽其言則更要觀其行!作為俄羅斯大國總統普京心中自然有數!

謝謝!





林海雪原185164327


事實上,特朗普所釋放出來的想和俄羅斯搞好關係的信號,和特朗普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怎麼個矛盾法呢?

北約軍演

此次7月11日開啟的北約峰會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增加北約成員國在軍費上的分攤比例。一邊希望北約其他成員國多出錢提高北約的集體防禦能力,一邊又釋放出想和俄羅斯搞好關係的信號,怎麼看都像騙子的行為。等於說美國又希望北約加強對俄羅斯的防禦,又希望和俄羅斯改善關係。給個形象點的比喻吧——我帶了一把更鋒利的刀來見你,就是為了和你重歸於好。你信?

所以,帝國主義的話都是保藏禍心的。美國如果真的打算和俄羅斯改善關係,那麼他就不應該繼續往烏克蘭運送武器資金,也不應該繼續在波羅的海和黑海那邊頻頻演習招惹俄羅斯。事實上呢?根據俄羅斯衛星網站的報道,北約2018年集體防衛的資金用量將比2017年上漲1.82%,2019年度還會繼續漲。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本月10號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2019年的北約防務開支將實現突破性增長,有望超過10000億美元大關。這是要搞好關係的節奏嗎?

北約軍演

用事實說話吧。6月份,北約十九個國家糾集了18000人的部隊,動用了上千輛坦克裝甲車,六十多架飛機,十幾艘艦船在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軍刀打擊”軍事演習。這四個國家,哪一個不是觸到了俄羅斯的安全神經?

根據環球網的報道,美國計劃在2019財年繼續向烏克蘭援助2.5億美元的戰略物資,包括重型武器。加上之前援助的500枚標槍反坦克導彈,美國給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已經突破了十億美元。至於黑海上的潛艇挑釁和戰機撩熊行動更是不勝枚舉。這是改善關係的節奏?


一切都是幌子。

特朗普在本月十三號對外表示,如果普京提出要求,可以取消北約軍演。在軍國大事上用“如果”這個詞,本身就說明特朗普純粹胡謅,就是為了嚇唬北約其他成員國多出點錢。對於這種騙人伎倆,俄羅斯估計只會“呵呵”一下。還投入美國懷抱,除非二百五附體了。


獨釣寒江


近期美國的一些行為讓中東亂了陣腳,從退出伊核協議到把大使館遷移到耶路撒冷,又在歐洲貿易上挑起事端,這一系列的行為彷彿是在向世界宣佈,唯我美國獨大。但是唯獨在與俄羅斯的關係上, 美國放低姿態想與俄羅斯建立友好的關係。那麼美國這一做法事有何緣由呢?是否在計劃著一個更大的陰謀呢?

我們知道俄羅斯無論在軍事裝備還是在綜合國力上,都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而且因為俄羅斯的支持,導致了美國所支持的敘利亞戰爭吃了敗仗。美國在敘利亞的部分勢力,因此也被消滅。因此俄羅斯在中東更深得民心,促進了俄羅斯和中東的友好關係。在中東地區,俄羅斯的影響逐漸變大,成為了中東人民擁護的盟友。

美國面對這一新的國際形式變化也著實著急,所以必須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收復自己的統治力量。所以美國急切與俄羅斯建立友好,改善兩國之間的關係。美國向俄羅斯發出了集團邀請,這一做法無疑是最大的讓步,也同時表現了美國想與俄羅斯建交友好的願望。而就俄羅斯來說,國內長期受到美國製裁,所以面對美國此次放低姿態發出友好建交的信號,俄羅斯當然是欣然接受,在第一時間內,俄羅斯就向美國的邀請發出了積極的迴響,並且兩方代表也進行了會談。那麼為什麼美國有這樣的急迫建交友好的想法呢?

第一點在國內,美國人民願意與俄羅斯建立友好交往,所以說,如果想讓政府深得民心,就必須要完成國民的意願。而美國近日多種貿易的制裁在民眾之間似乎引發了不少抗議,所以為了維持政治的穩定,所以美國與俄羅斯急切建立友好關係。

其次,俄羅斯也是世界上的強國。多一個強大的敵人不如多一個強大的朋友。所以美國選擇與俄羅斯建立友好關係,得到俄羅斯的支持。不僅可以促進兩國經濟發展,而且能夠擴大美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美國此番舉動可算得上是一舉兩得。


利刃號


在當前矛盾複雜的國際形勢背景下,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都不願將美俄雙邊關係搞得太僵或搞得你死我活的程度,因為那樣會是雙輸的結果。

美國最近在國際上很孤獨,不斷退群和美國挑起的貿易戰使美國很不受歡迎,在G7峰會和北約峰會上美國都很孤立並受到嚴厲的批評,美國與眾多盟友的裂縫似乎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如美俄對峙關係繼續升級的話,顯然會使美國更加被動和難堪,特朗普表示願意與俄羅斯改善關係就不難理解了。

特別是,俄羅斯在中東已掌握主動權,美國和以色列支持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的地盤正在被敘利亞政府軍蠶食,已接近全面崩潰。還有伊朗問題等,美國都需要與俄羅斯協調。

俄羅斯肯定不會投入美國的懷抱,這是由地緣政治決定的。俄美關係會在一定的幅度內搖擺,但俄美關係不會好到聯盟或結盟的程度,對峙與競爭是戰略層次上的,緩和與合作是戰術層次上的,在可預見的將來也是如此!


寰球東隅


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如果可以的話,葉利欽時期俄羅斯就已經和美國手牽手了。

以上朋友們說的也很細緻,在文化、資源等方面美俄有了太多的矛盾。但是本質上來說,是兩個國家的國家戰略裡面的矛盾,通俗的說就是:美國需要的是一個小弟,然而俄羅斯絕不願意比美國低一等!

美國現在是全球戰略,妄圖控制整個世界,俄羅斯同樣也是全球戰略,因此二者利益必然發生矛盾,而且這種矛盾是永遠無法調和的!一山不能容二虎就是這個道理,一個山裡面的資源無法同時養活兩個老大。即使可以,二者也想佔領區全部,而不是討論如何分而治之。


當然也有例外情況,如果有一個國家打敗了美國,成為了世界老大。那麼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美俄並不可能沒有手挽手的可能,二戰時期共同對付德國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嘛!當面臨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什麼文化、民族、宗教、意識形態矛盾都是扯淡。

但是這個想法目前來看,只是一種假設而已,美國地位難以被替代,因此美俄爭端絕對不會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