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找对象,我为什么劝你要求别太高?

小菲今年27岁,其实不算剩女。研究生毕业,有房有车。玲珑娇小的身材,配着一张娃娃脸,加上卡哇伊的衣服,乍一看像个高中生。


但身为家中独女,父母的催促如定时炸弹:


“再不找就成老姑娘了!”

“没有那么多一见钟情,只要家世好为人好就行!”

“再不带男友回家今年就别回来了!”

……


小菲在父母的催促声里渐渐有了危机感。


而且,当再好的面膜也掩饰不住眼角的细纹,跟朋友出去随便去哪儿都会成为电灯泡,她开始有时不我待的恐慌感。


但放眼望去,她就是找不到一个让自己怦然心动,一眼望去电石火花的男人。


已婚的闺蜜劝她:


“不要活在韩剧里,看男生只看脸,哪里有那么多单身高富帅?”


“颜值高,将来孩子好看啊。我个子低,总要找个高个子的吧?”


闺蜜听了直摇头。


果然,过了一年,小菲也没遇见一个长得像肖战或李现的男孩。


慢慢地,她降低要求了:“我不看脸了,只要看着他让我吃得下饭就行!”看她慢慢务实,家里的亲戚,身边的同事,都开始热情张罗。


“那你说说,都有什么要求啊?”


她想了想:“也没什么要求啊,就看得过去,负责任肯上进吧。”


找对象这件事,嘴上越说没要求,往往要求越多。


果然,同事介绍了个做记者的大男孩,她说:“哎呀,我本身就是学文,不找文科男啦!”


父母给她介绍个理工男,收入颇高,她说:“哎呀,他聊游戏我聊衣服,没有共同语言!”


闺蜜给她介绍了个颜值颇高能文能武的全能男,她打听一番,还是拒绝了:“他父母离异,我不找单亲家庭的男生。”


一个高中男同学,曾经对她颇有好感,听说她还单身,就主动找她约会。


这个男孩,比她高一头,长得不错,幽默风趣,两家还门当户对,她终于心动了。


可是,谈了没几天,她又不理人家了。


问原因,她答:“哎,他比我小三天,我是不能找比我小的,哪怕一个小时都不行。”


介绍的人追问道:“那你能接受大龄男?”


“最多大三岁吧,不能再大了。”


介绍人白眼翻到天花板上,以后也不大上心了。


之后,她又以外地人、皮肤太白、性格太娘等各种理由拒绝了若干男生。


眼看介绍的男孩一次次被她拒绝,身边的人都淡然了。


这样高的择偶标准,哪里是没要求啊!


身边的朋友都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她,不要给自己设置那么多限制。


大家告诉她,


“哪里有完全符合你要求的人,你稍微降低一下,给彼此一个机会啊!”


她的一番话却让大家哑口无言:


“我觉得我什么都不缺,自己养得活自己 ,想要什么缺什么了可以找爸妈,为什么非要找个男人结婚啊?再说了,既然找人,肯定要找个各方面条件不错的啊。大龄男、软饭男、妈宝男、屌丝男、外地男,我和这些人相处,本身就会充满担心,既然他们不在我的择偶范围,为什么要将就呢?”



不能不说,她说的有一定道理。


在如今的婚姻市场上,剩男剩女们谈的更多的是现实因素,量化标准,他们没有大把的青春去因为一个笑、一首歌,一次牵手、一个拥抱就喜欢一个人,然后发展为爱。


但实际上,很多夯实的婚姻,都是由最初傻乎乎不顾一切的喜欢慢慢发展起来。


就像两棵树,曾经都弱不禁风,但携手走过的岁月让他们一起成长,彼此互为盔甲和软肋。


而爱情,本身就是毫无道理,当真爱来临,年龄、地域、相貌、贫富差距都不应该是问题。


可是,很多像小菲一样的姑娘,宁愿给自己设置一个狭隘的婚姻标准,而不愿去谈一场轰轰烈烈不计后果的爱情。


因为爱情充满巨大的能量,它可以让浪子回头,让丑女惊艳,让一个小保安考上大学,一个穷小子发家致富,一个性冷淡的女汉子千娇百媚……


不去轰轰烈烈的爱,便不会有伤害。


但如果为了避免伤害,直接用一个个标准筛选婚姻,那就有可能错过整个青春,和对爱情最美好的体会。


小菲可能还没意识到,当自己在用量化标准审视男方时,对方也会用量化的标准去审视她。


胸够不够大,颜够不够美,是长腿蜂腰黑长直,还是温柔似水白莲花……现在的男生,也有着极为现实的考虑呢。

▼点击【了解更多】参与免费同城相亲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