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连载:旧社会帮派那些事(四)

今天讲开香堂的规矩和流程

先说清帮,严格来讲过去清帮要先开小香堂的,到清末民初的时候都不按照规矩来了,谁徒弟多就有饭吃,所以大家慢慢都把这个给省略了,所以今天说的开香堂就是开大香堂。

凡是“空子”(帮外人)想进门槛,必须先行觅得帮中人的带领,开明履历,经引见师批准之后,再具备了正式帖子去拜师。帖面上写明“信守”二字,内面写“敬拜某某老师门下”,下面写“自心情愿”字样。在师父名字旁边,要写上三代姓氏,末后署名“某字辈门生某某谨具”,旁边写“引见师某某押”,“传道师某某押”,其郑重程度,可比作过去田契地契纸上的卖主与中保具名一般。


开香堂地点大都在僻静的庙宇中,事先须禀明老头子,正中供翁、钱、潘三位祖师神位,在上面挂起罗祖像,各点香烛一副,桌下又点五支香,两头都用红纸包着,叫做“包头香”。庙门外设“陈四主爷神位”也点一副香烛。“陈四”者,据说是第一个进门槛的人,因为犯了帮规,逐出山门,后人念他入帮最早,所以在开香堂时也给他一副香烛,但又因此公已被逐出帮外,故将其神位设于山门之外。

开香堂大典时,凡是老头子的前人,和一般同参兄弟,都要到场,名叫“赶香堂”。赶香堂的人越多,老头子的面子就越大。万一开香堂的时候没人赶香堂,或者到场的人很少,那个老头子就倒霉,不但别人看不起他,连自己的徒弟都觉得见不得人了。

待到香堂布置妥当,候补的人挨次进入,便传命紧闭山门。老头子居中而坐,赶香堂的人分立两旁。然后引见师引领各“空子”到罗祖和翁、钱、潘三主爷神案前各磕三个头,再到老头子面前也磕三个头,然后向六部各师父前同样磕头,同时在赶香堂的各人面前也得磕三个头,总而言之就是逢人便磕头,如果老头子面子大,赶香堂的人多,这些新徒弟可就倒霉了,不过大多数赶香堂的客人都会意思一下,说一句:“今天是你好日子,咱们以后都是兄弟了,怪累的,意思一下就行了”

徒弟们磕头之后,引见师便命他们在屋檐下排成长龙,司香执事把桌下的包头香打开,分给众人拿在手里。赞礼的人高呼下跪,大家便黑压压的跪了一地。这当儿另有执事端上一盆清水,要每个人呷一口,谓之“净口”。净口毕,老头子在上面厉声问道:“你们是自愿入帮吗?”“十大帮规要遵守,你们知道吗”

下面是清帮十大帮规

一、不欺师灭祖

二、不违犯帮规

三、不藐视前人

四、不江湖乱道

五、不扒灰放笼

六、不引水代纤

七、不奸盗邪淫

八、须有难同当

九、须有福同享

十、须仁义礼智信


众人便在下面齐声回答:“入帮心甘情愿,甘受约束,誓守帮规!”老头子再谆谆教诲一番,在末尾说到:“如果违犯帮规必须家法从事,办得到吗?”众徒弟齐声答应。之后,便由点传师给个人分发一本小折子,上面写着三帮九代名称,以及各种“海底”盘答方法,这是帮中最重要的东西,徒弟们必须秘密珍藏,不得让门外人阅看。现在的佛教法谍还是这样的传统,你要接哪一门的法,上面写的清清楚楚,其实过去各行业有师承的都是这样,说相声唱大鼓讲评书都有这个东西,没有这个没法走南闯北跑江湖。

至此,仪式就算正式完毕,众人再向祖师,老头子各磕三个头,分班侍立两旁,老头子安排宴席,跟赶香堂的各前辈与同辈兄弟喝酒吃饭,赶香堂的人也要向老头子道喜,然后入席,这一顿吃喝,费用全由刚入门的徒弟分摊。经过此番典礼,“空子”就正式称为帮中人了。

今天先到这里,明天讲洪帮的开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