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生活实苦,但请你有足够的勇气去相信!

有人说:没有在深夜里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失恋、失业、挚亲的离去,每一个挫折袭来时,似乎都能将人压倒。虽没过完人生的五分之一,但却有不少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早已在无数个夜晚伴泪入眠。理想、生活被现实磨得支离破碎,诗与远方也已散落天涯,只剩下眼前的苟且。

缺乏安全感、焦虑、压力大成了现代人的通病。成年人的苦都不写在脸上,而是埋在心里,表面上嘻嘻哈哈的人,心里可能千疮百孔。

在生活的重压下,每个人都遭受着难以名状的痛苦。于是心理疾病如同流行感冒一样防不胜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目前全世界有3.5亿人罹患抑郁症;卫生部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20%的人存在抑郁症状。而自杀人群中,有高达70%的人患有抑郁症。

足以可见,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对于这些人来说,喝再多鸡汤,听再多道理都无济于事,因为身处绝境的人最不需要的便是说教,他们对苦难认识的太深刻了,他们缺的是一个能够坚持活下去的意义。

凡事如果丧失了意义,就会顿生厌世之感。而那些抑郁症的患者正是因为寻不着生命的意义,才会苦于每天的生活,最终走向死亡的绝境。

生活真的这么艰难,失去意义了吗?我们受的苦真的这么不堪忍受了吗?

如果你看到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或许会拨开云雾见日出,找到生命中的意义。

提起集中营,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弗兰克尔在二战时期就被关入集中营,每天在死亡的阴影下惶惶不安地度日。不仅如此,他还要饱受监狱看守对其人性的蹂躏、对自尊的践踏以及各种非人的虐待。

但是在作者看来,集中营里最可怕的并不是鞭打与虐骂,而是自我的崩溃。对未来失去信心的犯人,首先走向毁灭。信心一旦失去,几乎就不可能再挽回。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更能生存。”

哪些人能够在集中营中生存下来?弗兰克尔通过自己的观察给出了答案,是那些抱定自己生命的意义,并且意识到这个意义是只有自己才能完成的人。找寻到意义,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份意义,才能够在困境中不放弃。

因此,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反而找到了绝处再生的希望。带着这份希望,重获自由的他为更多人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一部讲述生存问题的书,被誉为是“鼓励千百万读者的信仰之作”。作者弗兰克尔在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非凡经验与学术研究高度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虽身遭不幸,但他在书中很少谈及自己在集中营里所忍受的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苦难与摧残,而更多地谈论那些让人坚强地活下去的勇气。

在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弗兰克尔讲述了自己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生活经历,他以一位专业心理学家的视角,审视了严酷环境下各种人性及人心理的变化;书的后半部分则主要介绍了“意义治疗”的本质,其中一些观念的引入使人颇感深思。意义治疗的核心就在于“意义”。虽然通过“意义”不能减轻遭受者的痛苦,但却可以使痛苦变得可以忍受。

那么,如何获得生命的意义呢?

他在文中指出找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很喜欢书中这一段话:“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这段话放在现在社会同样受用,人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关键的是你选择用什么心态去面对它。

众生皆苦并非是一句虚言,这个世界的基调本质就是苦的,而那些所谓的乐也只不过是苦中作乐,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尽管如此,我们也要始终记得:

那些杀不死你的,只能让你更强大。

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其实都不重要,那不是我们能掌控的。我们能做的便是不埋怨命运,凡事努力,把自己相对最能把握的部分尽力做好。如此,就不枉来这奇怪的人世一回。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