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尋覓好味道之,80 90後記憶中童年的味道

時間是過得真快啊,轉眼小編也已經是90後梯隊中大學畢業的一份子了。

回望20年前?不僅是年齡的增長,而且身邊的人或物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視機越來越薄,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清晰。價格也從過去的萬元戶才能承受的,也進人每個家庭。手機也是從喬布斯時代開始就變得越來越智能,越來越先進。還有,網絡,交通等各種生活便利。感慨網絡時代給我們帶來的各種便利的同時,似乎在科技發展的時光中, 我們是不是丟失了我們很重要的一些東西。

現在是2019年1月5日,春節越來越近了,各大一線城市開始越來越空了,網上越來越熱鬧了,線下越來越冷清了,越來越感覺,人越大,年味兒越淡,而回憶卻越來越濃。我們在科技高速發展的同時,丟失了屬於我們人類的那一份很真摯的味道。下面就跟著肚兜小編一起來追憶那一些屬於我們的記憶中的味道吧。

90年代的戀人

21世紀的戀人

#尋覓好味道# 小時候的記憶——記憶中童年的味道

童年的時光是美好的,特別是童年時的零食,童年裡味蕾的享受更能喚起對從前的回憶。童年,人生的出發點,有著無窮無盡的故事,嘴裡的零食、手裡的漫畫,夢一樣美好的回憶~如今,曾經稚嫩的心靈蛻變得成熟,但那些充滿童趣的事情和熟悉的味道,依然銘記於心~

無論是小時候玩的遊戲,還時小時候獨有的零食都是不可替代的珍品,小時候的零食味道好不好其實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經歷了很多年,這種味道一直在記憶裡忽隱忽現。

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記憶中小時候的味道。

無花果絲

獨立的小包裝,選區優質無花果、木瓜、甘草等原材料,經過秘方和特殊工藝的配合製作而成,獨立小包裝,容易保存,酸甜開胃,越嚼越香,辦公室小憩,朋友聚會,不止酸甜醇香,小時候的舊時光彷彿重現,滿足幸福。

麥麗素


麥麗素可以說是一種糖,裡面充滿真空微孔的香脆麥芽糊、外面包裹著香甜的巧克力。香甜的口味在零食匱乏的時代,可以說橫掃了整個80後、90後的童年,現在經過改進,保留了原來的味道。每一顆咬下去都有童年的味道,這種感覺不可超越。

比薩卷


這個比薩卷可以說是小時候的最愛,鹹香的口感,酥脆爽口,百吃不膩。經過不斷的改進,獨立的小包裝更加便捷,口味也更加多種多樣。朋友聚會,一人來一包,聊著從前的趣事,談著現在的生活,讓情感更真誠,讓朋友更親切。

辣片

辣片也就是我們現在吃的辣條的鼻祖,記得原來都是一片一片,小時候一毛錢兩片,撕扯成一條一條吃,都捨不得一下塞進嘴裡,現在的辣片經過進化,質量更好了,保留了小時候的味道,而且口感更好了,買一大包,和朋友大口大口吃,香辣在記憶裡,嘴裡滿滿的幸福。

大大卷

大大泡泡糖,裡面還有各種各樣的貼紙,小時候喜歡把貼紙貼在手臂上,小時候大人為了不讓我們貼,還嚇唬我們說貼紙吸血。你們有貼過麼?

【五彩繩糖】

五顏六色可以拉好長,

吃起來像是QQ糖!

這個也曾火遍一時,一毛錢兩塊,吃完後舌頭會變色。

口哨糖


口哨糖,這是一個集合了吃和玩一體的,只要放入最終,讓糖中間的孔在最終擺好,吹口氣就會出現響亮的口哨聲,小時候可喜歡吃這款糖了。

【跳跳糖】

倒一點進入口腔,

就能聽到它在舌尖噼裡啪啦的跳舞!

新奇好玩又好吃!

糖人

這是一個超厲害的技術活,不僅糖好吃,都有本圖案讓你選,還可以寫自己的名字做成糖,當時只要一看到這個,就算沒錢買,也要圍觀,果斷圍觀,這完全就是一門藝術,現在已經很難能碰到了。

健力寶

健力寶,小時候逢年過節必買的飲料,沒記錯的應該是橘子味的吧,味道也還不錯,不過長大之後就再也沒有看到過了。你有現在有看到過麼?

大舌頭

小時候夏天的最愛 ,五毛錢一根,軟軟的 綠色的舌頭

大白兔奶糖

大白兔奶糖,這款糖只有在小時候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還有就是去親戚家做客,親戚也會拿出來!家長還不讓我們多吃!這款奶糖現在依舊還有的賣,就是總感覺不是當初的味道了。

AD鈣

AD鈣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現在也還有得賣,小編經常買,可以說AD鈣奶是唯一一個從小陪伴我們到大的一個小零食了吧,酸酸甜甜的,很好喝。

猴王丹

名字看上去霸氣,但其實小時候我們都叫它“老鼠屎”一粒一粒的小陳皮球,味道酸甜,其實就是開胃的小零嘴,但小時候它可是和當今電視劇靈丹“麥麗素”一個級別的,困了累了來一顆,感覺就能支撐到放學了......熊貓丹和中華丹只是換了個類似香菸的包裝,其實裡面的內容是一樣的,更適合拿來裝×

西瓜泡泡糖

最經典的西瓜泡泡糖,幾乎佔據了每個人的童年,小時候一毛錢一個,買一塊錢的瞬間就會被瓜分掉!印象中,它雖沒什麼西瓜味,但是綿軟多汁,越嚼越柔的感覺,如今再吃到的感覺,有點硬,過甜,嚼兩分鐘就沒啥味了,也不知道小時候怎麼就那麼喜歡......

香菇肥牛

小時候這樣的素肉很多,5毛錢一袋,經常會買來解饞,不過在小編印象中,兒時吃得分明是“香菇肥牛”來著,因為包裝極為相似,所以還是買了一袋,想懷念下以前的好滋味~打開袋子就能聞到濃濃的五香味,吃起來跟兒時吃到的差不多,香甜微辣,只不過比當時吃的乾硬了不少

喔喔奶糖

當年紅火的程度堪比大白兔奶糖,還記得仔仔(周渝民)拍的那支廣告嗎?“好吃就說喔,喔喔奶糖”當年這句廣告詞真是迷之有傳播點,不過小時候真的一吃就會“喔~~”因為,真的很好吃,濃濃的奶香純正得不行~~可能是這些年也不缺嘴了,再吃到,不但感覺不到以前重重的奶香味,反而還覺得有點甜得糊嗓子......

喔喔奶糖

喔喔奶糖

山楂片

現在的山楂片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包裝,但還是這款的包裝最有辨識度,看到它,我就想起當年奶奶家的鐵盒果盤裡,除了花生瓜子就是它的身影,味道一如當年,酸甜開胃,吃起來就是一片接著一片~

山楂片

同樣是女孩子的最愛,

先塗在嘴上再舔掉什麼的,現在想來也是醉得不行......也就是它引領著我們走上化妝的不歸路

華豐三鮮伊麵

不知道為什麼,小時候吃的方便麵總是格外美味,早上上學,起來煮一碗、窩個雞蛋,渾身都是暖暖的,一整天都舒坦!當年這個味道尤為盛行,具體什麼味道記不清了,印象中只留下一個“”字,買回來迫不及待的泡開,鮮美的滋味依舊,沒有過多的調料,麵條質地甚至有些粗糙,然而面對如今誇張到三十一碗的高端泡麵,這樣一碗樸實的面吃起來,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牛羊配

上小學時候,幾乎一紮進小賣部就是來買它的,小包一毛一袋,像這樣的大包五毛一袋,通常我們都是花一元錢買十小包,一長串小袋零食被拽下來的感覺分外過癮~很硬的質感,辣中帶甜,也許是因為它的質感有別於其他膨化食品,小編我那時候甚至天真的以為它就是炸的牛羊肉丁.....

牛羊配

當然還有小編最愛的 好像只有貴州才有的零食

榮登口水雞

貴州小辣狗

口水雞五毛錢一包,

小辣狗一毛錢一包,

還記得小時候最大的願望就是要是有一百塊錢的話, 我都買零食,我吃好幾天。哈哈

當然,還有屬於我們小學時光的校園門口的美食,大家還記得幾樣·?

街邊爆米花

街邊爆米花

還記得街頭的老式爆米花嗎?如同放炮一樣“砰”的一聲巨響,瞬間熱氣升騰,數不清的爆米花從黑乎乎的“炮膛”中“蹦”到一條長長的編織袋裡,立刻將原本空無一物的編織袋“吹”得鼓鼓的。這如同變魔術般的製作過程,再加上那撲面而來的香味兒,一定勾起了不少人的回憶。然而如今,老式爆米花這個行當早已經不再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樣隨處可見,而是變得“可遇不可求”了。

街邊爆米花

冰糖葫蘆

注意啦,吃貨君說的冰糖葫蘆是上面這種的

售價3毛錢一根,一個藍色啤酒瓶也能換一支

下面這種炫酷版的糖葫蘆,才是00後的打開方式

冰糖葫蘆


2毛錢一塊的缽仔糕

晶瑩剔透、爽滑可口、十幾種味道任你選擇

拿竹籤華麗旋轉一圈,Q彈的缽仔糕立馬到手

下面是00後世界中的缽仔糕,售價5元每塊

缽仔糕

北方小夥伴們的最愛,冬天放學必須來一份

吃貨君小學那會兒一碗麻辣燙5毛錢

大學時候麻辣燙5塊,據說附帶約pao功能

00後眼中的麻辣燙

麻辣燙

毛錢一根,放學最愛

屹立在吃貨君心裡的一座豐碑

一根是絕對不夠的,一手一根才叫過癮

00後的世界裡只有這個

油炸火腿腸

油炸火腿腸

棉花糖

這個基本上每家學校周圍都有

1毛錢一團,雪白雪白的

00後吃到的是這樣的,5塊錢一團

棉花糖

棉花糖

其實,不光是這些。其實我們小時候最期盼 ,也是如今我們最期盼的味道。現在的年味真的一年不如一年,感覺最有意思的還是我們小時候的年味,沒有過年的氣氛,感受不到過年的味道。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到佳節倍思鄉。每到春節將近,都會想起以前過年的景象,回味著過年的味道。

掛燈籠、掛“福”字、貼春聯、貼年畫、剪窗花……炸滑肉、炸米花、烤餈粑、包餃子……放鞭炮、吃年夜飯、除夕守歲、初一拜年……這些記錄過年的一個個符號,刻印著我們民族的文化胎記,就是我記憶中的“年味”。

回想兒時過年,是很愉快的事。小孩盼過年,這是孩童的天性。兒時的我,也特喜歡過年,喜歡被過年的喜慶包圍,喜歡摻和到過年的熱鬧中,更喜歡過年的那種味道。

這種年味從冬至就有了。每逢冬至,各家各戶都會醃魚醃肉,掛在房樑上或屋簷下。看著家家戶戶屋簷下掛著的臘魚臘肉,就聞到了年味,感到了過年的節奏在加快。

小時候最開心的就是趕年集了,大人都會給孩子壓歲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每到那個時候我都會和哥哥們興沖沖的趕大集。做為男孩子,鞭炮是我必須要買的,由於壓歲錢不多,我只買五塊錢的。然後再去大爺叔叔家要一點,實在沒有了就去撿地上的,有的帶有短短的鞭信就扔到火裡,或者是自己扒開啞炮改裝成新的,當時不覺得清苦,只有滿滿的幸福。


殺年豬: 在過年前一個月、半個月左右的時候,咱們貴州人都會把自家養了一年的肥豬牽來宰殺,然後請親戚朋友、左鄰右舍來吃一頓熱鬧的殺豬飯,一起分享豐盛豬肉大餐和即將過年的喜悅!這不僅僅寓意著熱火朝天過年的開始,也寓意著來年大豐收!

燻臘肉:臘肉是貴州的特色美食,殺完年豬後便將鮮肉粘上鹽放進醃缸,醃製幾天後取出來,然後搭好架子,用柴火煙燻火燎。一段時間後,肉就會變得色澤油黃透亮、香味撲鼻。墨城君子記得小時候,父母還會在架子上割幾塊沒燻好的臘肉,用鐵籤串來烤給我門吃,充滿柴火味的臘肉味道真的好極了,“燻”好的臘肉還可以保存很久,不會變質!

掃揚塵:掃揚塵就是年終大掃除,以前每年春節前,貴州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按貴州民間的說法是,除了掃除灰塵外,重要的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也是貴州人對辭舊迎新的表現。

餈粑:打餈粑是貴州布依族人家過年的重要活動之一,和殺年豬一樣重要,都是春節即將到來的序幕。布依族喜歡吃糯食,用糯米做的食品就有餈粑、黃糕粑、清明粑、包穀粑、荷葉粑、二塊粑、米花、花米飯等等。但是最最常見的就是過年家家必備的餈粑。打餈粑的活動是和殺年豬一起進行的,一般都會選農曆臘月的奇數日期,布依族有句俗語“殺單不殺雙”,其來歷尚無考證,但是漸漸的都習慣了在臘月下旬的奇數日邀請親戚朋友到家中齊心協力的殺年豬、打餈粑。

貼春聯: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火紅的春聯,一副副透著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願望。而且如果你家買了“福”字,一定要知道福字的正確貼法,民間有把福字倒貼的說法,“福倒”寓意著“福到”。但如果你是貼在大門上的,一定要正貼,大門的“福”字的倒著貼話,可就把福氣倒在門外了,不過裡屋的“福”字適合倒著貼,寓意把“福”倒在自己家裡!

年夜飯:年夜飯又稱團年飯,是農曆除夕(每年最後一天)的一餐。除夕這一天對貴州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貴州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年輕一輩,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上面這張圖是84年的春晚,離現在已經30多年了,但我還是清楚記得裡面的那些笑料,而如果你問我今年春晚有哪些小品和相聲搞笑的話,我一時還真想不起來。

小時候因為家裡窮,所以一年都難能穿上一件新衣。所以臨睡前,媽媽總會把給我們準備的新衣服拿出來,還有媽媽親手做的新鞋,也都一一放到床頭,一再的叮囑我們,等第二天早上起的時候再穿。

都說人要活出儀式感,其實我們中國人是最不缺乏儀式感的,比如說拜年,在貓爸小時候,給長輩拜年是真要跪下磕頭的,而且是在門外磕,還要屋裡的長輩聽見你磕頭的聲音,這樣才顯得你尊重長輩。

這可是貓爸最喜歡的環節,那會兒不流行零花錢的說法,所以一年也只有這麼一個機會能從長輩那裡得到零花錢,雖然這些壓歲錢大部分回家後都被父母給劫走了,但父母總會給你留下一點小零錢的,就算這個我們就很知足了。還記得當時收到的零花錢很少有超過兩位數的,偶爾得到一張10元大鈔票那真算鉅款了。

但是還有一個到初三時期的謊言,“壓歲錢給家長,家長給存起來”

有錢了,男孩們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買好玩的煙花了,貴得咱買不起,這種“竄天猴”還是買的起的。不過貓爸膽小不敢拿著放,所以只能把它立在土堆上放,有時候放歪了,這個“竄天猴”就成追屁股猴了!

也許,我們兒時的好多回憶已變得漸漸模糊,但那些關於兒時過年的記憶碎片卻隨著歲月的沉澱越發清晰……也許就是因為再也回不去了,所以於我們來說才那麼珍貴,每一個關於兒時過年的符號都能牽動我們的心……老人說:過年就是團圓,過年就是相聚,過年就是幸福。

小時候的味道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可能每個人都無法說出什麼味道是真正小時候的味道,可是有些零食光看一眼包裝就可以很自然的勾起當年的回憶,有的童年零食也許在做法上有了改變,有的還和當年的一樣,只是吃的心情不一樣了,當年的感覺很難再找回來,無論你年齡幾許,只要你還存有童心,你就會從兒時的零食裡,瞭解到生命的意義,從而更加珍惜眼前的時光!

還想說,記得在這人世裡多留存一些感動,也多播撒一些美好,銘記著歲月深處那些美麗,就算風雨滄桑了年華,依然記得用一顆美好的心溫暖著回憶。年味兒還得憶。哪怕年的味道慢漫變了,而人與人之間的情味不會變。希望科技在發展,在變化的同時,不要淡化了原本屬於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那份最真摯的純與真。

這輩子,我還是更加喜歡兒時的各種味道;零食味道,路邊攤的味道,年味,喜歡那濃濃的味道。

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