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无悔逆行 大爱无疆

在新旧交替的年终岁尾,在如往常一般井井有条的平凡生活中,一场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一场没有硝烟的生死战争让举国上下的神经紧绷,我们的手机上频频出现“病毒,疫情,支援”的字眼,家中成为我们最后退守的堡垒,疫情前线的丝毫异动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弦。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共收到28个科室,217名职工主动上交的志愿书。2020年2月11日医院在接到支援湖北的通知开始,王东晓主任在第一时间内率领所有ICU医生全体报名,随时待命。12日三位来自林业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ICU病房主任王东晓,综合病房护士于晓慧,董亚娟出现在第三批驰援湖北孝感的队伍中。这是一次怎样的出征?他们来不及享受家中的温情,疫情就是命令,同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奔赴疫区战场,医疗队中他们,在无声的硝烟中逆行。在一批批奔赴湖北的英勇逆行者中,在顶着沉沉暮色冲锋在前的背影中,在同样厚重的军装和防护服下,王东晓主任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尚而挺拔。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重,我作为一名临床专业医生,必须尽到我的职责,在国家危难之际,人民危难之际,我自愿申请加入新型冠状病毒一线支援工作,无论何时,我愿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抗击疫情战斗早日胜利无怨无悔!”这是王东晓主任的志愿书,没有过多的渲染和修辞,没有对自己生命的担忧,只有对万千病人的牵挂,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铮铮决心。


王东晓主任义无反顾的奔赴抗疫前线,为一个个陌生人搭起生命的桥梁,身后却是年逾古稀的母亲担忧的泪花,是即将中考的儿子不舍的目光。人的生命是最绚丽也最珍贵的花朵,她距离上次大型手术还未满一年,身体状况并不似其他人一般康健,更何况还有无限眷恋的父母子女,萦怀难忘的事业希冀,她有太多理由可以犹豫。但王东晓主任却推辞了同为ICU医生的赵志强要求替她出征的请愿,在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将自己的名字镀上一层庄严的承诺,愿做滔天巨浪上迎难而上的战士,愿为千里之外的病人带来希望的光芒。


在坚船利炮的轰鸣中,林则徐先生在即将奔赴伊犁时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篇: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战场,王东晓主任写下“国难当头,关键时刻,我是领导,我带头!”的无悔凯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其实我们口口相传的英雄,也不过是一个又一个普通人,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汇聚成划破黑暗的光,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按下心心相印的手印,以生命高贵的鲜红,在阻挡病毒的五指峰间逆行。因为这是工作,更是责任,所以值得。

在出发前的三小时,她不为美丽留影,只为救人方便,减去了乌黑亮丽的秀发,脱下自在的便装,穿上密不透风的隔离防护服,奔走在抗疫最前线。到达孝感应城之后,参加了直至凌晨才收尾的培训活动。作为ICU病房的主任,她经过短短几小时的休息,便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一个人负责重症病房的80张床位。她不仅要拼尽全力拯治患者,还要为保证抗疫高效进行,不遗余力地组织召开治疗对接会议,承担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和体力强度。曾经姣好的面容上是一道道被口罩和防护服勒出的伤痕,双手被汗水浸到发白,累的实在无法坚持就倚靠在墙上短暂的休息,待到万物重归宁静,在凌晨三点寂静无人的公路上只有护送她们回宾馆的车在飞驰。



在得知她即将奔赴湖北的时候,今年中考的儿子对她说:“你去了一定要穿好防护服,别脱下来,千万要保护好自己” ;年迈的母亲对她说:“好好休息,增强免疫力,一定要平安回来。”

作为女儿,母亲,她擦干母亲和儿子眼中的泪水,离开温暖而长情的拥抱,踏上未知的路。身在抗疫第一线,纵然千万般小心,但面对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和数以千计的感染者,防护措施终究有限,她用自己的臂膀将一个个重症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却将自己无怨无悔的暴露在无尽的感染风险中。作为医者的她,又何尝不知此行的凶险和艰难,作为家中的支柱,想到年迈的母亲和唯一的孩子,人之常情如此,又怎么可能没有担心和犹豫,但她却仍然冲锋在前,以自己忙碌的背影守护万家灯火的安宁。一双眼睛中有疲惫,有担忧,有牵挂,但更多的,是身为医者的无私和担当。


在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中,有千千万万像王东晓主任一样的女战士,她们隔着口罩露出最真切的笑容,她们说穿上防护服就是穿上一生的使命。她们将万千牵挂深埋心底,将压力恐惧抛却脑后,万千青丝掩进防护帽中,无需更多语言的赞颂,一身白衣,就足以证明医者的伟大。疫情的数字让我们触动,但逆行者的面孔带给我们最深切的感动,人字的一撇一捺支撑起特殊时期相互扶持的无言守护。关键时刻,她们是能让全国人民心安的山峰,因为有你们,我们相信,这是一场必将胜利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