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写给儿子还是徐志摩?儿子说了答案


民国一代才女林徽因最著名的一首诗当属《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她的终身小迷弟金岳霖曾这样评价:“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这首诗写得真的是很美,曾被收录进课本赏析,值得深深叹读、细细品味。然而,很多人熟悉这首诗,却往往对它的写作意图不甚了解。

有观点称,这首诗是林徽因送给儿子梁从诫的;有人说,是林徽因送给死去徐志摩的一封迟到的情诗;还有人说,这是林徽因写给梁思成的。有趣的是,这首诗流传近百年,在前期人们普遍认为是写给徐志摩的,而近几十年却更趋向于是她对儿子的拳拳爱语。真相究竟如何,我们需要先从诗歌本身找线索。


林徽因将建筑里的美学概念巧妙地融入进了诗歌之中,使得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使得作品看起来充满绘画感,读起来充满音乐感。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是一首值得不断吟哦而每次都会有新收获的经典之作,它最初发表在民国文学杂志《学文》的第一卷第一期上,日期是1934年4月5日。徐志摩乘坐的死亡班机的飞行日期则是1931年11月19日;林徽因与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则出生于1932年,女儿梁再冰生于1929年,具体日期均未记载。

发表于1934年,但写的日期并不一定在这一年。这就是说,仅仅通过时间因素来考量,是无法确定林徽因真实写作意图的,那么我们只好从历史出发,在她的回忆中寻找“四月天”的蛛丝马迹。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林徽因与徐志摩喜而不得的爱情故事。有人会说:他们真的爱过吗?这是一个很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毕竟爱不爱这回事谁能说得清呢?唯有文字尚能有所佐证。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在得知徐志摩对女儿的爱恋之后曾写过一封信,其中一句写道:“志摩足下:长函敬悉,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一个“烈”,一个“悚”,足可见徐志摩的撩妹技巧之强,在伦敦时,书生意气、才华横溢的他拥有众多女粉,假如他倾心于一个女子,十六七岁的林徽因怎能不动心呢?

虽然这场恋爱终究是没有谈成,但爱而不得的事情这世间还少吗?碍于世俗的舆论,碍于长辈的情面,林徽因最后的选择是梁思成,一个能够给她安全感和稳定的男人。在得知徐志摩的死讯后,林徽因很可能悲从中来,挥笔写下悼词。


不过,诗中表述有些不符,比如最后的“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不像是悼念之调。这也就引发了另一种说法,即这首诗是林徽因写给自己孩子的出生贺词,孩子的降临让整个家庭如沐春风,如体验到了人间四月天的感觉,明媚,温暖,充满希望。

然而后来梁从诫曾在书中写道:“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这就奇怪了,这样一首奇美之作,假如真的是写给孩子的,却为何不对当事者说起?这不是失去了意义吗?

而且,这种说法还是父亲梁思成告诉他的,林徽因不直接说、不直接表达爱的原因是什么?其实梁从诫的话很客观,像是清楚真相,却又不愿明说。这就更为这首诗蒙上了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