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微新闻|与时间赛跑,创生命奇迹!县中医院成功抢救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精神中心:2733079 介入咨询:2732189

(急危重症医学科联合心内科)

紧急为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实施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

该患者从入院到开通病变血管

仅仅用了1小时25分钟

这在该院胸痛中心乃至全县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历史上尚属

手术过程中

术后患者胸痛症状完全消失、休克纠正,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第一天为患者检查身体(左:急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胸痛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技术总监严文军)

8月30日凌晨,家住竹溪县城关镇烧田坝村4组村民阮先生,突发急性胸痛,在家自行服药后不能缓解被家属发现后急诊送往县中医院。阮先生求助道“医生你要救我,救救我,我的胸口痛死了,出不来气了!”

急诊医生见到阮先生、疼痛难忍又烦躁不安,便一边安慰他,一边询问他的病情,而后完善了相关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考虑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性大,此时心电监护显示患者心率40次/分,血压70/40mmHg,综合考虑该患者病情极其危重,如短时间内不能开通病变血管则该患几无生还机会。

本着“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急诊医生迅速向上级医师汇报了患者病情,并紧急启动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流程、通知介入中心做好准备。

该院急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胸痛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技术总监严文军火速到达医院,迅速成立抢救小组,在他的安排和调度下,仅10分钟的时间,该院“介入中心”特聘技术主任国药东风总医院心内科主任闵新文教授、心内科主任周三军、放射科主任冯军、急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黄龙波便集合完毕,随后他们紧密配合,迅速开启急性胸痛患者绿色抢救通道,紧急启动心导管室。

术前检查情况

术后情况

在与患者家属沟通并取得家属同意后,共同为该患者实施了经桡动脉冠状动造影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手术取得了成功。

该患者从入院到开通病变血管仅仅用了1小时25分钟,这在我县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历史上尚属第一次,术后患者胸痛症状完全消失、休克纠正,生命体征平稳。

严文军介绍,竹溪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建设基层胸痛中心更显意义重大,充分发挥胸痛中心的作用将造福溪城人民。该院胸痛中心成立以来,共为100余位冠心病、急性胸痛患者实施了冠脉造影以及支架置入术。此次的成功抢救是该院胸痛中心成立以来,不断优化抢救流程、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不断学习知识技能、不断提升救治水平的取得的成果。今后,该院将致力于推进胸痛中心急救网络建设,辐射周边,为区域内广大胸痛患者服好务。

在此急危重症医学科医师提醒广大市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疾病;吸烟;超重;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运动过少的人群都是胸痛的高危人群。另外精神压力大、情绪紧张的职业发病年龄会更大。深秋和冬季是心肌梗死的易发季节,除了保暖防寒外,应忌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饮料。注意少食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豆类、土豆、葱、蒜及过甜食物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浓茶、白酒、辣椒、可可粉、咖啡等。避免过度劳累,放松精神,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有“黄金6小时”之说,即在病发3-6小时内及时进行介入治疗才能取得最大效果,而治疗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及早开通闭塞血管。因为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的6小时,大约50%的心肌细胞会凝固性坏死,6小时后这种坏死不可逆转。因此,3-6小时内血管再通能大大降低心梗病人的死 亡率,最迟不超过12小时。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应用机械的方法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是恢复冠脉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再灌注疗法之一,能减少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对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都有重要意义。

“胸痛中心”“介入中心”“心病科”技术主任简介

闵新文 ,教授,医学博士,湖北医药学院硕士生导师,国药东风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大内科副主任,中国胸痛中心国药东风总医院胸痛中心副主任,中国胸痛中心培训讲师,湖北医药学院心脏病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省医学会起搏电生理分会常务委员,十堰市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已经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湖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项、湖北省卫生厅、教育厅科研项目各1项,荣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竹溪县中医院“胸痛中心”“心病科”“心脏介入中心”技术主任,特聘教授。

加关注免费用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