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地产+医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在新医改和“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利好的政策导向促使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涉足大健康产业,包括万达、恒大、万科等房地产大佬都纷纷涉足医疗领域,2017年中国地产行业在健康产业的投资高达3000多亿元。

社区医疗、Medical Mall 、社区养老等模式备受追捧。在这一新兴领域,地产和医疗行业能否有机结合,探索本土化模式,实现新的盈利增量?地产+医疗又能带给投资者和医疗机构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呢?

医疗助房地产产业升级,构建新的生态圈

房地产行业进入产业升级期,无论是政策推动还是自发产业转型,房地产都不再是只卖房子,而是营销的一种生活方式。房地产的营销需求在于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增加客户幸福感和获得感。房地产要做场景式的革命,增加跟客户的黏性。医疗可以成为重要入口。

地产为医疗导流引资,完成大健康产业布局

在健康产业亟待升级背景下,地产企业进入医疗行业,不仅可以促进医疗行业的企业获得更多的资本投入。同时,地产和医疗还能实现资源互换,业态相互赋能,整合资源,实现产业集群效应,提高医疗企业知名度,助力医疗产业化。

地产企业进入医疗企业可以引进产业化的经营方式,减少医疗机构运营负担,让医生投入于专业之中。医疗机构在享有更高品牌美誉度时,也承担更多品牌责任。

医疗+地产如何应对挑战,完成服务闭环

地产+医疗模式在国外已经有成熟的社区医生模式、Medical Mall、医生集团等模式。但是国内地产+医疗这一新兴领域,加之国内特殊的医疗环境和体制,以及公立医院的竞争。地产+医疗依然面临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地产进入医疗的领域很广,但是协同程度还需要加强。他也强调在地产介入医疗的三个模式:赚“地”的钱、以“医”收租、赚“医”的钱。最后一项真正切入医疗企业的,反而后续投入和运营不足。

探索地产+医疗模式,实现落地化发展

关于医疗和地产的结合,一是地产企业以产业园的形式孵化医疗行业,做出差异化的医疗器械产业园。二是互联网医疗和AI与地产模式的结合。互联网人工智能医疗应用到C端,满足房地产C端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

前瞻产业研究院观点:地产也做医疗,可以做公立医院的差异化和补充者。第二就是把全世界好的技术、好的东西整合到中国来,这是地产行业可以参考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