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水浒传》宋江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次“硬刚”,晁盖失势

由刘欢演唱的老版《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相信大家记忆犹新,时不时能在街头巷尾、综艺节目、KTV等场景中听到,有些朋友在人生得意或者失意之时,也会哼上几句。

歌词不难记,反反复复就是那么几句,给书生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其中的“走”、“酒”、“出手”、“吼”、“闯”等字词。


这些字词体现出了水浒梁山好汉们的豪迈、不羁、洒脱等性格,听起来令人血脉偾张,真有想到书中的江湖中走一遭的感觉。

写到这里,书生打开音乐听了几遍,听了《好汉歌》,昏睡感极强的深夜瞬间变成了精神抖擞的清晨,倦意全消,比喝茶抽烟还管用。

歌曲中“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影响了许多人。


有些人认为“该出手时就出手”是打架,这样的理解是错的,太片面了,太负能量了,这句话的意思有多种,比如现如今“扶不扶”的焦点问题,从歌词的角度来看,不需要考虑,直接去“扶”,也的确是的,怕被冤枉,用手机录着视频便好,或者其他方式避免;现如今路遇纷争管不管的焦点问题,从歌词的角度来看,一定要管,等等,还有很多。

这句话用到《水浒传》里的好汉,也不是打架,大多数情况下是维护正义,打架只是其中一种代表形式罢了。

“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意思非常广泛,其中之一就是书生本文要说的,面对千载难逢机会时,千万别犹豫,该出手时就出手,以免稍瞬即逝的机会因自己的优柔寡断而消失。


及时雨宋江,足智多谋,他在浔阳楼题反诗时曾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这样的一个人,对机会把握的能力超出常人,所以他能成功,哪怕最后被杀,也是成功了,从小小胥吏和山贼首领,成为名流千古的一代忠臣典范(小说内容)。

书生前文不止一次提到过,想招安,必须跨过晁盖,自己坐上梁山泊第一把交椅。

书生本文说的“最关键的一次选择”,就与宋江坐上梁山泊第一把交椅有关。


原文写道:“俺梁山泊好汉自从并王伦之后,便以忠义为主,全施恩德于民,一个个兄弟下山去,不曾折打锐气。新旧上山的兄弟们各各都有豪杰的光彩。这两个把梁山泊好汉的名目去偷鸡,因此连累我等受辱!今日先斩了这两个,将这尸首级去那里号令。我亲领军马去洗荡那个村坊,不要输了锐气!孩儿们!快斩了报来!”

“这两个”指的是拚命三郎石秀和病关索杨雄,他俩与鼓上蚤时迁在祝家庄在未入伙梁山泊的情况下自称“梁山好汉”。

冒牌闯祸,这不是小罪过,杀也是可以的,并且当时已经立了铁面孔目裴宣做军政司,赏功罚罪,有了定例。


裴宣任职军政司,刚上任就遇上违规的行为,此时按照规定行事没有任何问题,正好杀鸡儆猴,让山寨那些野惯了的好汉知道收敛。

晁盖作为首领,下令杀,也是杀鸡儆猴,理由也充分,没有任何问题。

杀了拚命三郎石秀和病关索杨雄,可以立威,对梁山泊日后的管理有益,并且在江湖也能立威,让江湖人清楚,冒充梁山好汉的结果。

杀他们两个,说明梁山泊已经走上正规管理的道路。


不杀他们两个,说明梁山泊还是“家长式管理”,依旧没有摆脱山贼老大为尊说一不二的低级管理模式。

晁盖的做法,没有任何错,不管是眼前还是以后,都是极为正确的选择,但宋江还是拦住了。

原因不是他所言“杀这两个好汉冷了兄弟们的心”,宋江也很清楚此刻“赏功罚罪”有多么重要。

此刻宋江站出来反对,目的是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一次“梁山我说了算”的行动,让众好汉看清谁才是梁山泊的真正当家人。


假如只是宋江和几个不在梁山泊权力核心的好汉阻拦,那接下来就会出现一场杀还是不杀的争论,哪一边赢了,谁就是梁山泊的真正领导人。

只是,争论未出现,因为权力核心成员出面了。

宋江说过,吴用就开口了,他赞同宋江不杀两位好汉的建议,吴用的心腹戴宗此时也开口赞同宋江的建议,还说“宁可斩了兄弟,不可绝了贤路”。

戴院长这话纯粹是放屁,假如是个江湖好汉就冒充梁山好汉,这样的“贤路”不要也罢,后面被黑旋风李逵杀死的韩伯龙和冒充宋江抢了民女的假宋江等都是这次宋江建议不杀冒充梁山好汉者的负面影响。

一次不杀,流传出去,梁山泊威严受损,江湖人便对冒充梁山好汉不以为然,想怎么冒充就怎么冒充。


由于在梁山大部分好汉眼里以“神”的形象存在的吴用和拥有神乎其神功夫的神行太保戴宗站出来赞同,其他好汉也都赞同了宋江的建议。

此时,晁盖不同意也不行了,只好免了二人的死罪。

假如说宋江初上梁山泊的那句“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住上坐,新到头头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仅仅是宋江初试自己威望的话,那这次建议不杀两位破坏规矩的好汉,就是正式迈向架空晁盖的路了。


架空晁盖,只有这一次左右梁山泊生杀大权还不行,必须要打下祝家庄做辅助,所以宋江接下来打祝家庄的时候,想尽了一切办法,用了几乎所有他认为可用且可信的好汉,最终大功告成,架空晁盖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也是最坚实的一步。

宋江此次抓住机会的能力得以体现,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丝毫商量的口气,纯粹的“硬刚”。

硬刚,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底气,但宋江不是,他不考虑底气,有没有都要“刚”一把,错过了这次,下次可以“刚”的机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

有了宋江这一次关键时刻的选择,梁山泊易主一事在所难免,只是时间和合适机会的问题。


书生说:我们常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书生想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或者有胆识、有能力的人”。

宋江此次抓住机会,最重要的不是准备,因为他上梁山泊不久,谈不上太多的准备,他靠的是胆识和自己掌控局面的能力。

我们时常听见某人说“有次好机会,我当时没准备好,所以错过了”或者“有次好机会,我没抓住”等等。


准备不假,但没有胆识和掌控局面等能力的你,准备的再好也抓不住,因为你永远认为自己没准备好。

面对机会,不管有没有准备好,都要去抓,只要去抓,就有50%的胜算。

“宁可抓一半胜算,绝不废整个机会”,面对机会,就该如此啊。

宋江的这次选择,成就了自己,也给梁山泊未来的走向定了调,不可能揭竿起义了,因为管理模式不允许那样的选择,只有一条“招安”路可走。

注: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图片很难核实明确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书生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