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圆照居士注《百喻经》33.斫树取果喻

【译文】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有一棵好树,长得高大、树冠宽广,还经常结出香而甜美的果子来。当时有一个人来到国王居住的地方,国王对他说:“这棵树很快就要结出甜美的果了,你想吃吗?”那人回答说:“这棵树高大宽广,虽然想吃,可是怎么才能够摘得到呢?”国王听完就叫人把树砍倒,期望能摘到树上的果子。可是却一无所获,徒然地劳苦了一番。后来国王又想把树栽回去,可是树已枯死,没有再生的希望了。世上的人也是这样。如来法王持戒功德获得很多利益,希望能够修证出圆满的佛果,如果发出愿心,想要得到这果子,就应当持受戒律,修行种种功德。然而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反而破了戒。这正如那个砍了树还期望树木能够复活的人一样,什么都得不到。破戒的人,也常常是这样的结果。

【圆照居士注】“斫树取果”和“杀鸡取卵”一个意思。破戒谋取益处,就如同“斫树取果”一样不可取。

【原文】昔有国王,有一好树,高广极大,当生胜果,香而甜美。时有一人,来至王所。王语之言:“此之树上,将生美果,汝能食不?”即答王言:“此树高广,虽欲食之,何由能得?”即便断树,望得其果。既无所获,徒自劳苦。后还欲坚,树已枯死,都无生理。世间之人,亦复如是。如来法王有持戒树,能生胜果,心生愿乐,欲得果食,应当持戒,修诸功德。不解方便,返毁其禁。如彼伐树,复欲还活,都不可得。破戒之人,亦复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