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远勤山:从剥玉米的小伙子到身价45亿,他是怎样做到的?

成功的道路有千万种,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到最后。

正如一句话所说,“远山有路勤为径”,勤奋才能实现最初的梦想。

本期介绍嘉宾——大运集团董事长远勤山,让我们共同认识他的成长之路。

剥玉米的小伙子,初次尝到生意带来的小惊喜

“任何伟大的成功者,都是被巨大的竞争和困难逼出来的。”——远勤山

远勤山从小是一个拿起书就能睡着,离开教室就调皮的孩子。家里排行最小的他,却是行动力最强的。

在9岁的一天,他攒了一块钱,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是一笔巨款,他每天拿在手里看,非常喜欢上面的拖拉机。“喜欢就攒钱买呗!”大哥无意间的一句玩笑话,却被小勤山当真了。他开始拼命干活,剥玉米、摘苹果,可以充当一个小大人。虽然当时小小的愿望没有实现,但一股不服输的劲却展露无遗。

初中毕业后,远勤山和几个朋友收粮食,到粮管所换钱,一年能挣200多!若不是堂兄的“显摆”,或许他会一直收购下去。一次春节,堂兄骑了一辆崭新的摩托车从广州回来,并且告诉他广州的摩托车比家乡便宜多了。

头脑灵活的他,立马放弃收购粮食,转身到广州收购摩托车。第一次其实只有一辆车,赚了1000块钱,却让他乐了好几天。

尝到甜头的他,正式开始了贩卖摩托车的生涯。广州到运城,往返时间很长,非常辛苦,甚至有时候在路上会出现事故,但他都一一克服走了下来。即赚到了不少的金钱,也赚到丰富的摩托车知识。

他说,创业初期的那段时间最辛苦,但也最快乐。

困境中思辨与改革,成就全国知名摩托品牌

攒够了足够多的钱之后,他开了第一家门店。当时找不到厂家进货的门路,只能从代理商手里进货,成本高很多。但远勤山精打细算,赚取的利润比别的公司都高。

第一,每次进货除了拉摩托车之外,还拉别的货物,赚取额外运费。第二,除了零售摩托车之外,他还将装摩托车的木箱子也卖了,这笔收入并不小。简单的两个方法,让远勤山赚到了额外增加的成本。第三,最重要的是,他愿意让利给客户,降低价格出售。六年过后,远勤山已经成了山西最大的摩托经销商。并在1997年,创办通达集团。

1998年,摩托车市场整顿,困境再次逼迫远勤山在思辨中选择企业发展的方向——生产摩托车。他在全国各地进行调研,遇到了外资企业正大集团,达成合作意向,正大提供资金,通达贡献销售渠道,最终成立广州市大阳摩托车有限公司。

在竞争最为激烈的2002年,远勤山力行改革,确定了质量、市场和纪律同样重要的企业经营准绳。最终让大阳摩托成为家喻户晓的优质品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阳摩托是唯一指定的摩托车。

蓬勃发展中再次展现独到眼光,带领企业华丽转型

“到了钱能生钱的时候,能吃苦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智慧和把握机遇的能力。”——远勤山

在摩托行业风生水起的时候,远勤山力排众议投资重卡。他敏锐的市场嗅觉,让他察觉到摩托制造业的危机即将降临,而汽车制造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此时的远勤山,兼具智慧和魄力,新的行业,是机遇也是挑战,或华丽转型,或戛然断送,但他果断抉择,投资21亿,在家乡建造重卡生产厂——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由此,“大运重卡,风驰天下”像曾经的“风驰天下,大运摩托”一样传遍全国,直捣世界。

同时,远勤山投向了房地产行业,他在广州、运城分别建成了绿色高档住宅小区,运城的大运公园城——外滩首府,是运城第一家国家康居示范工程。

远勤山凭借优秀的人格魅力、过人的智慧以及商人的天赋,创造了今天的大运,也成就了今天的自己:大运被称为“运城的大熊猫”,价值187亿;而他的身价也高达45亿。

“运城微访谈”带你认识更多运城的精英,了解他们的故事,我们时刻陪在你身边!!!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