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墨竹图如何画才能高雅脱俗?黄君璧、张大千是这么画的……

中国的文人对竹子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就曾说过: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梅兰竹菊,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竹——也是历代画家笔下常画常新的题材。画坛宗师黄君璧除了画出不少“竹”这一题材的佳作,他与“竹”的渊源也颇深……


▲黄君璧《墨竹图》 局部

黄君璧先生画竹十分注重笔墨变化,竹叶穿插也十分讲究布局。几竿墨竹或直立,或迎风而舞,在静态中加入动感。竹叶用淡墨写出,仿佛迎着阳光,透出润泽的光感。溪水淙淙,竹声沙沙,仿佛观者已经步入竹林,感受到清风拂面,心旷神怡。


黄君璧先生最有名的弟子之一——宋美龄女士,也有关于竹子的画作,表达两人的师生之情。

宋美龄画竹 局部

宋美龄女士这一幅画的是竹子,作于1987年,题为“贺君璧先生九十大寿”。每当黄君璧大寿,宋美龄都会为老师献画,以实际创作表达心情。


黄君璧先生的好友——张大千,他的“墨竹图”也很有个人风格。

张大千《竹下居士图》 局部

张大千所作的这幅《竹下居土图》,横43cm,纵84.5cm。设色淡雅、笔墨细腻。通卷行云流水,从容自得。画中所作墨竹,葱郁挺拔,皴擦利落,并辅红花与之相伴,细致有力,用笔洒脱,别有韵致。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把墨竹当做气节的写照,以竹子的风骨考量自己的道德是否达标。面对顺境,不随波逐流;面对逆境,不自怨自艾。胸襟博大,秉性刚直,笔下的墨竹方能高雅脱俗、神采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