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腹式呼吸的基本练习与实际应用,你离成功越来越近了


就像之前所提到过的,所有的乐器,包括声音,在发声时都会涵盖三个基本要素:(1)一个制动器(actuator,空气)——能量的来源;(2)一个振动器(vibrator,声带)——声波的能量催化剂;以及(3)一个共鸣器(resonator,鼻腔、口腔以及喉腔)——增加振动器效果的二级振动器,由此来增强音效。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这是一种自然现象;

举例而言,就像往池塘里扔一块石头所激起的涟漪,或是地震震中向外辐射的振动。水波主要在池塘的表面以水平方式移动,而声波(soundwave)则从声源中心向外在各个方向扩散。空气,由被称为分子(molecule)的超微粒子组成,当被声源的振动搅乱时,会向外往各个方向扩散,有点类似一个爆破的气球。当声波向外传递时,分子变得拥挤在了一起,制造出一个相对高压力的区域叫做浓缩(compression)。当它们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时,分子密度又变小了,造成了一个低压力区域叫做稀释(rarefaction)。

如此继续循环的浓缩阶段(compressionphase)和稀释阶段(rarefactionphase)就形成了声波,只要声源还在继续发声,声波就源源不断地向外扩散一”一环套一环”的气球效应。声波大约每秒钟可传递1130英尺(约345米),这就是所谓的声速。规则、重复的声波就会产生乐音,而无规则的声波样式就是噪音。在演唱中,规则重复的声波部分是被元音所决定的,而在说话和唱歌时不规则的声波则是辅音的使用造成的。

每个练习都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让『唱』变得更好。知道原理与操作方法后,我们来把它应用进歌曲中吧!上篇:

提要,要让腹式呼吸发挥效果,有四点的注意:

1. 口、鼻同时吸气。

2. 肩膀维持稳定,不上抬。

3. 吸气时下腹部往外扩张,吐气时平稳地缓慢内收。

4. 吸气时『尽量』没有声音。

我们现在就一气呵成把四项一次做出来!速度不用快,只求做得确实、到位。练习整套时,我们另外可以搭配一些辅助,其中之一就是把两只手分别放在胸前和腹部,如果正确,主要的起伏应该会发生在腹部,而不是胸口!而为了检视吐气是否平稳,可以试着在吐气时发出一个长长的子音『 s 』。『 s 』,是气从齿缝钻出来时摩擦产生的声音。

此举目的是在监控吐气状况,是稳定还是杂乱无章?吐多还是吐少?过程中,气息声应该要不间断且非常平稳 。行有余力的话,可以进一步让它平稳地『少』。把吐气的时间拉长,训练横隔膜的控制,是其更加熟练、细腻。记住咯,当你开始出现『快要窒息』的吐气声就可以直接停了!

因为气已经无法维持稳定的输出,这段在唱歌里是不太能用的。把呼吸中的『 吸、吐 』与『 快、慢 』进行排列组合的话,共有 2 x 2 ,4种。分别是 快吸快吐、慢吸快吐、 慢吸慢吐 、 快吸慢吐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后面两项。前面的练习中并没有特别要求吸气速度,比较接近『慢吸慢吐』,那现在就进入唱歌最常用的『快吸慢吐』囉!四个要点都没变,唯一不同的是吸气的速度加快了。感觉很像你突然吓到,瞪大瞳铃眼倒抽一口气!只是表情不用像上图这么戏剧化... 会吓到观众的。

抓到窍门后来实战看看吧!找出一首你喜欢的歌,但不要急着开唱,先来把一些准备工作做好。摊开你的『 拍子V型表 』,它将会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一小节如大家所知有 4 拍,而每一拍又有正反两个半拍,总计 4 x 2 有 8 个 8 分音符。图中的『 I 』代表小节线,那『 V 』就是 4 分音符咯,他的下上两笔划刚好可以代表正反拍。

我们要做的,是把歌里每一句的第一个字标上去,并在前一个半拍写上吸气符号『 A 』( Air )。没错, 前一个半拍 就是我认为最适当的换气点! 以萧煌奇的经典歌 《你是我的眼》 为例, 前几句标完以后会像这样:如此一来,哪里该吸气、该唱都很清楚了,没有任何模糊的空间。剩下的就是花时间把它练成反射了!慢歌时,或许不必要这么精确,但只要养成好习惯,面对快歌时你自然会能轻松的应付。刚开始练习时一定很不适应!

那种感觉就像樱木花道在罚球线罚球,突然要用正确的姿势投篮一样,但相信以长远的角度来看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气是声音的原料,有稳定的原料供应,你离好产品(声音)就不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