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感染科医生的答疑解惑:从普通血液检查中能看出有没有艾滋病吗?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患者拿出一堆普通检查的化验单问我:医生,能看下我这个像艾滋病吗?或者,有的人在网上问:确诊艾滋病了,现在单位要体检,不查艾滋病抗体,能被人看出有艾滋病吗?不管怎样,每个疾病都有它一定的特点,今天,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艾滋病感染者的普通血液检查有哪些特点。

HIV感染主要依赖检测特异性抗原(p24)和/或抗体(HIV-1/2)检测,以及病毒核酸(HIVRNA)来确诊。但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及时或者害怕检测,导致诊断延误,可能影响疾病的最终结局。

那么,有没有可能从日常普通的血液检测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给高危人群或有过风险行为的人以警示,使他们能迟早认识到检测HIV的重要性呢。

以下,将着手分析非HIV相关检测的的意义,从一个侧面帮助人们加深对HIV感染的认识。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重要的指标包括:白细胞总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例,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等。

总体上来说,HIV感染后,出现无症状性的、轻-中度的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等外周血细胞减少症比较常见。

由于HIV能诱导骨髓抑制,加上免疫介导的外周血破坏,机会感染和肿瘤的存在,都有可能导致血液中最重要的细胞成分——中性粒细胞减少;同样的原因,也能导致血小板减少。

骨髓抑制还能影响造血功能,加上免疫力低下导致感染人类微小病毒B19、鸟分枝杆菌和组织胞浆菌等,以及饮食不调、长期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的营养障碍,都是引起贫血的原因;细小病毒感染还可能导致重度贫血,要引起重视。

✝️CD4+T淋巴细胞检测

CD4+T淋巴细胞是HIV侵入人体后感染、破坏的主要靶细胞。HIV进入人体后,1-2天内到达局部淋巴结,在那里大量增殖,而后病毒释放入血,引起病毒血症,再大量感染血液中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CD4+T淋巴细胞数量于短期内一过性急剧减少。

随后,再经历一段时间数量回升,而后又缓慢下降进入无症状期,在此期一般维持在350-800/μL,进入艾滋病期后,又开始快速下降。

要注意的是,CD4+T淋巴细胞如果大量减少,会导致血常规项目中的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比下降。

3、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和活检,对于由鸟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隐球菌、组织胸浆菌、人类微小病毒B19、耶氏肺孢子菌和利什曼原虫引起的播散性感染的诊断有很大的意义。

不过,大多数患者尽管外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却可以呈正常细胞相或增生细胞相,说明可能是因为感染造成外周血细胞破坏导致的减少是主要原因。

3、其他血液检查

HIV感染者,一般免疫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可升高,血液生物化学检查,可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部分患者可出现肾功能异常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