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如懿,一个体面Girl的后宫修习之道

如懿,一名时刻修习静功的体面girl,

在后宫这种结构性腐坏的地方,

她也尽量以大家闺秀的聪慧和沉稳笃定,

来保全自己和在意之人的身心安宁。

来看看她的修习之路吧。

入宫之前,家世背景几近输光,由太后甄嬛赐予新名“如懿”,“懿”为“安静美好”:

“人在影成双,便是最美好如意之事。

这世间,一动不如一静,

也只有静,才会好”

寒冬之夜,从恶妃宫里解救出好姐妹,在自己宫里闻沉水香定神:

”沉香如定石,能沉在水底。

如果心能像沉水香一般,

外边再纷乱,也就不怕了“

水银毒案后禁足,一幅《春山行旅图》绣了整整一个春天,从失宠绣到了复宠:

“失宠的时候得学会平心静气,

得宠的时候更要提点自己,不能心浮气躁“

再次被害,逼入冷宫,主仆以打络子为生计。

即使是住冷宫也活得与众不同,不摘护甲,扦插凌霄花,打出体面girl的slogan:

再往后,如懿还会被嘉妃栽赃偷情仁波切,危情局势中用了一本《菜根谭》凝神静气: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

毋躁急以速其忿。

臣妾看了半本《菜根谭》,

唯有这一句颇合己意”

……

其实《如懿传》前几十集,我都把它当成一部人生剧来看。

看输在后宫起跑线上的如懿,如何从种种的人生不得已,低谷、高潮以及绝境之中安度过来。

如同看一个女子在人世间修行,有惊有险,遇渣人无数、世道险恶,还只是初级打怪,这世间最可怕的,是有巨大的欲望,时时诱惑你,让人无法安放自己的本心。

其实她所拥有最贵重的、屡次借以度过难关的东西,就不说是渣渣龙的渣情意了,也指不上,

而是她性格底子里的“静”和“稳”。

作者原著也说,如懿之美宛如秋水、绿梅、美玉,是格外有一份容平之气的。

在宫斗杀伐中,这份“静”和“稳”就是守功,让她在险恶境遇里护住了一念清明、从而保全了自己。

所以说如懿是宫斗剧里的一点异数,她不是白莲花被逼到黑化然后痛快手刃仇敌,她本质上是不想跟这套规则玩、具备有一些女权和自我意识的。

而后宫绝大多数人是护不住自己的,像高贵妃就经常六神无主,渐渐做了自己不想做的人啊。

事实上,如果如懿在中后期还要保持本我,那么她只能有一个出路,就是和海兰一起地遁到宫外去。

可惜紫禁城和现实人生一样没有地遁,我们在现实世界相较后宫之人虽然强在了多出许多选择,却同样要面对漫漫人生路上躲不掉的许多飞来大坑、以及数不清的焦虑和失控。。

那有什么办法呢!

那么就只能如如懿一样,修习一点静功提点着自己、以备来时路上不时之需吧!

呵呵。下面就是古人留下来给我们,做静功方法的一些句子。适宜于秋日静心体会、放于舌下静静噙化。。。

又一年秋天,

要像如懿一样有静气、容平之气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一个人能够常清静,天地的力量会回到你生命上来)

——《清静经》

人能安静,则邪不能干,故精神顽固而内藏。

若躁扰妄动,则精气耗散,神志消亡。

——《黄帝内经》

奉阴者寿。

(内经里说心静、睡眠、秋冬皆属于阴,阴的过程=省电模式,作用是用来蓄养劳神时、白天、春夏将要使用的阳气。所以人能把阴奉持好,便能够长寿无病了。)

——《黄帝内经》

凡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

——《锦囊秘录》清 冯兆张

平时觉得自己修养功夫还不错,

但是一遇事儿就不行了。怎么办呢?

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动亦定:事情一来,人之动念就如水波摇曳,很难看的清楚,只要平静下来就能看透和处理好了)

——明 王阳明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

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减繁增静,也是一项厉害本事呢)

——《小窗幽记》明 陈继儒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道家练习静功的终极纲要就是这一句了。是说人虚心、清净到了极致,即能观出万物循环往复之本质)

——老子

习静功的一大关键,是学会制怒,

因为冲怒真的很误事啊...

一个消除负能量、制怒的瑜伽手印Karana mudra

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

——东晋 抱朴子

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

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

——《小窗幽记》明 陈继儒

一个人有静气,就是对他的最大肯定了

因为守静就是一切修行的共法,需要精进的传统门类例如写字、画画、弹琴、中医,静功都是必须的入门功夫。

我们脑力工作的人最明白了,任何工作不顺畅,不都是不能凝神静气之故?

大凡工夫下手,先须清静。

清者清心,清心者,虚其心也。

静者静气,静气者,呼吸和而平也

——清 汪东亭

无念则静,静则通神

——禅语

惟心到静极时,所谓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毕竟未体验出真境来。

意者只是闭藏之极,逗出一点生意来,如冬至一阳初动时乎?

(曾国藩的养静功夫,说真正的“静”境是从封闭潜伏到极点之中,逗引出一点生动的意念来,就如同冬至那天阴气极盛、阳气初动一般。)

——清 曾国藩

古今人习静功的大雄心,和理想境界,

都在这两个名联里了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清 翁同龢

澹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功。

——《草庐日录》明 吴与弼

这一世最大的修行,就是在现世中修行,

即使万念俱灰,即使无法逃离,即使遇人不淑,

也要理出生活的头绪来,

不逃避、不毁己、不懈怠、不解释、不忧虑。

最后,祝大家好好体会周迅澹如秋水的好演技~

-==72物候元气生活==-

节气物候草木菜蔬自然疗法

“我希望,这里有你想去的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