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經歷越多的人,往往會變得越發注重厚道,而非精明

  厚道在很多時候等同於老實,但它又不同於老實,因為兩者間相差了一份經歷。

——題記

  晚上在後臺收到一個網友的留言,問:“為何經歷越多的人,會變得越發厚道?”

  看著這一段話,想了想回應道:“厚道雖說不同於老實,但卻也等同於老實,而老實在很多時候其實也代表著靠譜。”



  現時其實以經有些記不清在幾時曾跟朋友感嘆道:“初入社會之時,以為擁有聰明就能橫行天下,於是拼命的學會如何變聰明,變得更精明,可是後來卻突然發現,自己錯了,原來老實才是最大的寶!”

  朋友不解,問:“為何?”

  看著朋友,反問道:“你說,我們人與人之間最難建立起來的一種關係是什麼呢?”頓了頓,也不待朋友開口或是說去猜,便直接將答案道出:“靠譜。”



  書寫到這的時候,可能會有人問:“現時一個笑貧不笑娼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若不聰明與精明,要如何能在這個複雜的社會里存活下去。”

  是啊!

  人心隔肚皮,從來皆難測。可是越是這樣,老實或是說厚道也就越顯得美好起來!

  因為但凡有一定社會經歷的人,大都經歷過一些黑暗也觀看過一些傷害與欺騙,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那些願意踏踏實實,一步一步,不騙不坑的人,反而也就越發顯得難能可貴起來了。



  或者也可以這樣來說,那些愛耍小聰明,特別能說又八面玲瓏的人,雖然確實能得一時小便宜,短期內看上去也特別的強勢,但時日一久,大家也就自然能知道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樣的一個人,又如何能真正的去得到對方旁人的信任跟友誼呢!

  反倒是那些老實或是說厚道的人,雖然在早期可能吃上一些小虧,受上一些小阻,但時間一長,這些早期令到其吃虧跟受阻的事情卻能換回旁人的信任與認可,而似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會真的吃上一輩子的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