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怎樣確定自己的理財目標?

小魚餅yz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陶子認為,確定理財目標,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開證券戶的時候都需要做風險測評,不少人隨便填應付下,證券戶那邊的風險評估不要緊,但自己一定要對個人風險承受能力有個瞭解,主要是自己能承受多少損失,這一點甚至比賺多少錢還重要。

第二,不管錢多錢少,先去投資試試。網上經常看到有人說,你那幾千塊還投什麼資啊,基數太小怎麼折騰都賺不到錢,還不如買個餘額寶,省時省力。而我的看法是,錢少的時候覺得投資沒用,錢多的時候沒有任何投資經驗一把衝入股市,往往就成了“關燈吃麵”的韭菜。永遠停留在理論是做不好投資的,錢少的時候投資,不僅僅為了賺錢,更主要的是積累投資經驗。

第三,多看好書,別信網上的“股神”。網上有很多神乎其神的“股評家”,動不動就是年收益翻番之類的牛上天投資業績,堪比中國版巴菲特,其實他們就是靠吹牛收投資者智商稅的,他們的話標點符號都不能信。當然了,投資是個技術活,確實需要吸收牛人的經驗,有這個愛好的人建議看看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的書,那才是真正的投資大師的經驗,能給人帶來不少收穫。


首席投資官


理財目標制定方式,我們可以用以下方式

第一,制定攢錢目標

你把每個月的10%-30%的收入作為攢錢目標,根據你每個月的收入,如果你收入低,你你攢你的收入的10%即可,比如你收入2000元一個月,你每個月就攢200元即可,一定先攢錢,再分配開支,切忌先消費,後攢錢。也就是每個月一發工資,你就把把這200元定期存到另一個賬戶。剩下的1800元,你就按你的生活開銷做一個分配,比如房租水電費600元。伙食費1000元,話費100元,日用品100元,剛好1800元,如果你不夠用怎麼辦?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做副業或兼職,增加收入,另一條,就是省吃簡用,從伙食費節省,晚上自己回家煮菜,每天花20元即可。

第二,制定理財投資方式

以上第一點我們每個月攢200元,這兩百元,直接放到餘額寶或銀行另一個賬戶即可,不需要做太多複雜的理財方式 ,你也不能做,因為你的資金很少。如果你一個月收入幾萬,有一萬塊錢作為投資理財金,那你就要做一個理財規劃,這一萬塊錢,分配在什麼理財產品,比如貨幣基金、保險、P2P理財,等不同的理財方式。制定理財目標其實是制定理財規劃即可。

理財有道,看雪之道,每看一次都有新收穫!點贊,關注!


雪之道理財


首先把記賬用起來,每一筆都真實的記錄在裡面。



每個月按類型進行分析,分析出花的類型前幾類的進行控制。這也就是節流了。

推薦使用鯊魚記賬APP。

知道了每個月大概花多少錢,花在那了,然後就可以指定理財目標了。

1、每月的工資減掉預估支出,20%存入單獨一張卡,作為生存準備金,存入貨幣基金裡面。
2、剩下的錢定投指數基金,進行時間複利。

我們假設把前兩項都減掉,每月可剩餘一千元,以指數基金平均年化12%計算,定投30年。

這個數字就可以當做我們長期定投指數的目標。當然如果還有閒錢,可以考慮涉及股票、轉債等投資品,設置止盈點,計算出自己的理財目標。


狼狼理財進擊之道


可以先寫一個自己每天消費的支出明細,然後做一個自我的理財小規劃。


紹興銀河的小姐姐


開始有意識理財已經在成長了。介入股票,期貨等高風險品種的時候,用最小的資金試手,不要想著一開始賺大錢。降低學習成本!


杏仁財經


理財目標一定要符合實際、而且要清晰,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而且理財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如果感覺還是迷茫可以向通金所這樣的理財服務平臺諮詢,他們的方案都是量身定製的。


都好


確定自己的理財目標,關鍵是弄清楚,你到底能動用多少資金,哪些是長期資金,哪些是短期資金,然後再弄清楚,你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究竟如何,兩者結合起來,便能確定自己的理財目標了。

先看你能動用多少資金,這是你理財的起點,如果你只能動用1萬元的資金,且這1萬元的資金,還隨時可能被取出來使用,那你能設定的理財目標,應該也就是年化4%到6%左右的收益,因為目前市場上符合你要求的理財產品,只有以餘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

再來看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如果你是個高風險投資者,那你就可以把自己的理財目標設定的高一點,比如說年化30%的收益率,尤其是在資金規模比較小的時候,可以設定得更高;如果你是個低風險投資者,那你就應該把自己的理財目標設定的低一點,比如說年化10%的收益率,因為這樣的話,可以相對保證自己的本金安全。


速讀財經


 現實生活中,人們有很多夢想:我想買下一棟別墅;我想擁有一輛名車;我想到歐洲旅遊一次;我想送孩子出國留學等等。但大多數人對於自己的夢想大多隻是停留在“想想”的層面,對於具體的目標是什麼,在什麼時間實現這個目標,如何來實現這個目標,他們並沒有具體的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儘早確定明確有效的理財目標,能讓您根據設定的財務目標持續堅持進行資產配置行為,這是邁出理財的第一步。

第一,目標的訂立、細分及規劃。

 1、目標的訂立。

把您的諸多美好願望都列舉出來,並對你所列舉的願望做一些具體分析,看看哪些需要劃掉,最後將自己的美好願望具體化。有效的目標一是能用現金進行表示和計算,二是有明確的實現時間,只要符合了這兩個條件,您的理財目標就算設定好了。

2、排定目標實現的順序。

大部分客戶一般會比較重視短期目標而忽視長期目標,但實際上長期目標往往是基本目標,是生活中金額比重較大,時間較長的目標,如養老、購房、買車、子女教育等。為了確保你基本目標的實現,要把篩選後的理財目標轉化為一定時間能夠實現的、具體數量的資金量,並按時間長短、優先級別進行排序,確保基本理財目標放在首要要完成的位置上。

3、目標分解和細化,使其具有實現的方向性。

制定理財行動計劃,即達到目標需要的詳細計劃,如每月需存入多少錢、每年需達到多少投資收益等。有些目標不可能一步實現,需要分解成若干個次級目標,設定次級目標後,你就可以知道每天努力的方向了。

第二,針對細分目標確定投資組合。

  1、儘早投資,持之以恆。 

由於複利的魔力,如果年限越長,收益率越高,複利的效果就越明顯,兩者的差異會更大。因此,早做行動是實現長期目標的最有效方法。 例如如果從零開始的話,你只要每個月大約需要投入3400元的資金到自己的養老投資計劃中去,以8%的年收益率來計算,20年後退休時就可以達到200萬元的養老儲備。和積攢下200萬元的資金相比,3400元的月投入顯然是容易實現的。這足以證明儘早投資並持之以恆的重要性。

2、通過資產配置來提高您實現未來目標的確定性。

 對於長期的理財目標如養老規劃來說,資產配置追求的是“提高確定性”,也就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分析各類資產賺錢概率的大小,對於賺錢概率大的資產,加大其配置的比例;對於賺錢概率小的資產,哪怕後來證明可以帶來很高收益,也要降低配置比例甚至不予配置。“股神”巴菲特的年平均投資收益率在26%左右,但通過40餘年的積累,他卻成了世界首富,充分證明了在投資領域“寧可小賺,不要大賠”。

 3、按目標的期限選擇投資產品。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多種不同的理財目標,有短期的,也有中期、長期的。一般來說不同期限的理財目標選擇的投資工具也不同,如短期理財目標用短期投資工具,中長期理財目標用中長期的理財工具。這樣會使投資品種與預定的投資期限相匹配,更容易達成自己的理財目標。

第三,通過理財師的隨時校驗方向,確保投資組合一直在靠攏目標。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環境的變化,往往會出現客戶的資源無法同時滿足其中短期的目標和長期的目標的情況,這時理財師一方面要考慮客戶的理財價值觀和風險屬性,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慮客戶退休後的休閒和醫療方面的支出對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進行調整。另外理財師也會對資產組合的表現進行跟蹤和評估,並根據市場變化對組合進行必要的調整,及時修正對理財目標的偏離,讓您能順利達到理想的理財人生。


十項全能斜槓青年


  理財目標是我們理財的方向,就像一座燈塔,指引我們前行。理財目標的制定是投資理財的關鍵步驟,因此能夠認識到什麼是正確的理財目標,並懂得怎麼制定理財目標是我們必須掌握的技能。

  你的理財目標是正確的嗎?很多人認為理財就是發財致富,簡單的作為致富的手段。其實,理財是積累財富的一種途徑,它是根據我們自身的條件作出的合理規劃。很多人看到他人因為炒股發財了,或者購買的哪種理財產品大漲,就跟風投資。殊不知這樣的理財方式只會使我們陷入誤區。

  理財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在於使人生實現收支平衡。我們的人生階段大致都會經歷養老和撫養子女等問題,而理財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收支的不平衡,促使我們做好統籌規劃,構建合理的收支系統。通過規劃我們明確理財目標,並設置每個目標階段我們所需的金額多少,以及所需要的時間,之後利用“錢生錢”的方式達成目標。

  理財目標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而是改善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怎麼制定理財目標?

  1、 理財目標要貼切實際、具體

  我們的理財目標不能是“讓自己富有”,什麼情況下算是富有呢?我們必須有明確、具體的衡量標準。比如,我要存夠20萬元,付房子的首付等。

  2、 理財目標要限定期限

  理財目標的設立要有明確的時間期限,不能無限拖後,否則目標就沒有意義了。

  3、 制定理財目標要結合自身條件

  理財目標是建立在自身情況基礎上的,不能脫離實際,過於誇大無法實現或目標過小缺少動力。

  4、 制定目標要有先後順序,分清主次

  先完成什麼,後完成什麼才是合理的,這一點我們必須明確。不能欠款還沒還,就計劃著攢錢出國旅遊。

  5、 理財目標短、中、長相結合

  制定理財目標時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要相結合,同時進行。比如我們的短期理財目標可以是半年內攢夠3萬元,中期目標可以是十年內買房買車,長期目標可以是儲備子女的教育費用和父母的養老費用。


匯商所


眾籌:翻譯自國外crowdfunding一詞,即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是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由發起人、支持者、平臺構成。具有低門檻、多樣性、依靠大眾力量、注重創意的特徵。

眾籌的規則:1、每個項目必須設定籌資目標和籌資天數;2、在設定天數內,達到或者超過目標金額,項目即成功,發起人可獲得資金;如果項目籌資失敗,那麼已獲資金全部退還支持者;3、眾籌不是捐款,支持者的所有支持一定要設有相應的回報。

網上有很多看著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項目,最終,我選了一個最合心意和看起來還靠譜的項目投資了100元,如果項目成功,我將獲得回報:一件我非常感興趣的此項目產品、跟發起人面對面的交流會等,對於我來說回報是遠遠大於我的投資的,不僅是物質上的,還有精神上的。就這一點來說,我這筆理財的預期回報是非常令人滿意的。

所以永遠不要說錢太少,永遠不要說沒有可以投資的渠道。有多少錢辦多大的事,重要的是你要理解並明確你投資一筆錢後的目標是什麼。

我現在很開心,因為這100元也只是我的閒置資金,並沒有明確的用途,也不會造成我的實質損失,但是它卻滿足了我的理財目標:1.通過我的一點點理財或許讓人們的生活更好一點,因為項目本身是真正與人有益的;2.用100元錢換取項目產品,這100元獲得了大大的增值,因為發起方提供的回報對於我是非常有價值的。

在明確自己的理財目標時,第一原則就是:從自身需求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明白你這筆理財的目標是什麼。切忌人云亦云,切忌不自量力,切忌盲目衝動。最要不得就是“拍腦袋”的決策方法。

第二個原則就是:重要的不是你通過理財獲得了多少錢,而是通過理財讓你的生活品質和精神價值提升了多少。所以,在明確自己的理財目標時,看的不是理財可能幫你多賺多少錢,而是取決於你要把錢用在哪裡。就像有人理財是為了為孩子積累一筆教育基金,有人理財是為了在約定的時間後支付一筆訂單但又避免資金的閒置……這種情況下,你關注的便不是你能夠獲得多少錢,而是是否能夠在預期的時間內滿足自己的初衷。錢本身是沒有用的,只有當它被消費和交易成服務和商品時,才真正有價值。

明確理財目標永遠是理財的第一步。

如果說理財是一個投資者和投資工具間挑選門當戶對的互動過程,那麼理財目標的主動權更偏向於由投資者掌握。具體到一項具體理財的目標時,可以從以下兩個大的方面著手,讓自己更加遊刃有餘。

理財資金的用途

就像前文所述,錢本身是沒有用的,只有當它被消費和交易成服務和商品時,才真正有價值。因此,在明確理財目標時,首先明確這筆理財資金的用途是什麼,從而指導投資者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和產品。一般而言,可以將理財資金的用途劃分為以下三種:

1、無明確用途:

即資金無明確用途,既不用於生存,也不用於生活消費,也不用於應急,閒置的唯一結果就是資金的貶值。可以投資較長時間,且虧損對於投資者的生活品質和生存狀態都無實質影響,屬於完全可支配資金。

適用期限:可以做長期投資或者循環投資。這部分資金可用作獲得高收益資產,一般而言或者放置足夠長的時間獲得較高收益,或者利用複利的力量做循環投資。

安全方面:可用於投資風險較高的資產。這部分資金的風險承受力一般較大,投資於高風險或者高槓杆資產以獲得更高的收益。

適用投資工具:長期投資如PE,高槓杆投資如期貨,高風險投資如股票,循環投資如利息也被不斷計息的理財產品等。

2、非必需用途:

即資金用途主要是消費,享樂、改善生活質量和品質等,既不用於生存,也不用於應急,具體的用途會根據投資者本身需求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適用期限:可以做循環投資,並保持一定的流動性。具體期限不定,根據投資者本人對消費的預期時間和需求的強烈程度而定。

安全方面:可用於投資中等風險資產,既可以保證生活品質的一定提高,又可以保持在可承擔風險範圍內,重要的是在消費慾望和增值資產的剋制中取得平衡。

適用投資工具:中等風險資產的中長期投資工具有結構化產品、信託產品等,短期投資如固定回報類的基金產品,“寶寶”們,甚至也可以投資於股票等。

3、必需用途:

即資金用來維持基本生存,和維持現有生活品質不降低,以及用來應急的資金。比如養老基金、小孩教育和創業基金、意外應急、待支付訂單等在未來某個明確的時間點需要支出的資金等。

適用期限:依據每項具體的資金用途確定明確的理財期限。比如上一段中提到的前兩項用途資金,因為明確的時間節點,可以直接獲得理財期限,一般可投資較長的時間;第三項需保持流動性的充足或可隨時變現;第四項也可以獲得明確的日期,投資一段期限。總之,必需用途的理財資金或者有明確的支出期限,或者需要保持充足的流動性。

安全方面:風險可控,可投資於低風險資產。

適用投資工具:明確期限的低風險資產如固定回報的銀行理財產品,保持流動性的投資如貨幣基金等。

綜上,對於無明確用途的資金來說,最重要的理財目標是獲取收益;對於非必需用途的資金來說,最重要的理財目標是保持流動性;對於必需用途的資金來說,最重要的理財目標是保證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