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有什么关系?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粘液高分泌的疾病,与粘膜下腺体的增生肥大数量增加、粘膜中的杯状细胞增生有关。慢性支气管炎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原因后,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是症状学诊断。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FEV1的下降率、疾病的致死率与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之间无平行关系。慢性支气管炎频繁的急性发作可加速其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进程。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是一个病理学诊断,它是指支气管远端、终末端细支气管及肺泡的永久性异常扩大,伴气管壁的破坏,而无明显纤维化。根据异常气腔的分布特点,将其分为全小叶型、小叶中央型以及小叶周围型。不同类型的肺气肿其临床症状没有差异,肺大疱是一些局部过度膨胀的、直径大于1cm的气肿疱。

肺气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具有各自独特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如果存在气流受限(即肺功能FEV1/FVC<70%)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功能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FEV1/FVC<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