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170年前,马克思对“消费主义”的洞见永不过时

现在人民沉溺于媒体娱乐、互联网科技带来的消费主义时代,中国现在也以扩大内需为由刺激国内消费增长;殊不知在170年前,马克思根据“私有制”的原理,就推测出了日后“消费主义”现象的出现。1844年马克思的《哲学经济学手稿》中写道:

“在私有制范围内,侧具有相反的意义,每个人都具有相反的意义,每个人都指望使别人产生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做出新的牺牲,以便是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并且诱使他追求一种新的享受,从而嵌入一种新的经济破产。”

1844年,中国还没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睡醒,而马克思就早已预见到在私有制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消费方式的场景。入木三分,掷地有声,我们现在大部分的白领、月光族不正是这样吗?170年后的今天,犹如当下之说,丝毫不过时,丝毫不具有违和感。

早期资本家还没意识到这一段文字的意义,他们生产的产品大部分耐用又经济,少部分奢侈品则更为质量可靠。试图用性价比等因素来获取用户的青睐,巩固市场。而乔布斯开创了现代消费主义的先河,他抓住了无知人民的痛点与弱点,成为了21世纪最具开辟意义的资本家,培育出消费主义精神,无中生有地从同一批人中来开拓源源不断的的市场。

乔布斯开创的消费主义新潮流,发明了迭代消费法

,让所有人都不间断地需要他的产——以最新款为荣;一年一个新款,在无重大改变及变革情况下,只在上一款基础上进行小改小闹,小修小补,换个颜色,屏幕变一点,升级个系统,就推向市场,制造新的假象,新的需求,迅速淘汰掉上一款的光芒。而人们则像被施了魔法一般,随着指挥棒翩翩起舞,被掏空的确是大把大把的银子。

念及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就指出了资本主义这一套魔术底牌,一针见血,我等却依然沉醉在营造的梦中而不觉醒,无怪乎,替他人作嫁衣裳:

“每个人力图创造一种支配他人的异己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面找到他自己的利己需要,满足,因此,随着对象力量的增长,奴役人的异己存在物王国也在扩展,而每一种新产品都是产生相互欺骗和相互掠夺的新的潜在力量。人作为人更加贫穷,他为了夺取敌对潜在物,更加需要货币……无度和无节成了货币的真正尺度.”

--------------------------马克思《哲学经济学手稿》

苹果公司作为美帝资本主义的王牌,它当然摆脱不了固有资本逐利属性,固有的剥削与掠夺本性,它推出的产品成为它获取人们辛苦工资的手段与工具,这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在你透支信用卡消费时,本身也就是一个不断异化的存在,个人成为一个“受动”的个体,被动的,异己的。

如今,所有的资本家都已经学会了他那套,不止是投放炫目酷炫的广告,还发明了神秘兮兮的发布会,各公司CEO成为了大众明星,独特的个人魅力无不向你的感官轰炸,全方位刺激告诉你一个信息:“你手上的那个已经out了,我这里有最新的,你应该扔掉那个旧货,紧跟潮流,跟随时代的脚步,拥有更好的享受。”

于是,你拥有的这些时髦产品越多,需求越旺盛,你存的钱就越少,于此同时,你需要更多的钱再去更新你的产品,更新更潮的在诱惑着你去消费,如此反复,在这一过程,你无形中,已经被金钱所控制,成为拜金主义者,个体沦为金钱的奴隶,成为货币的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