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故宮裡開大奔,誰為特權開了綠燈?

“趕著週一閉館,躲開人流,去故宮撒歡兒~”,奔馳車與故宮的配圖,微博上的一句話與四張圖火了!

奔馳車開進了故宮,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儘管故宮博物院作出回應,承認開車進入故宮事件屬實,並向公眾誠懇致歉,但公眾的疑慮尚未解除。

疑問有三:

其一,故宮內不讓開車的規定還有效嗎?早在2013年,也就是單霽翔擔任故宮院長時,就定下了禁止所有機動車輛進入,包括故宮員工也包括貴賓。法國總統奧朗德當年訪問故宮,車隊就被攔在午門外,奧朗德只好下車,步行參觀。今天又出現這樣的奔馳車在故宮“撒個歡”事情,大家難以理解。

其二,誰為特權打開了大門?擁有600年滄桑歷史,故宮文物在公眾心目中的地位與作用,可想而知。文物保護面前,人人平等。本次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故宮大門為何輕易就為某些特權的車打開?當年拒絕總統的勇氣哪裡去了?需要故宮對事情的來龍去脈給予詳細解釋。

其三,放豪車進故宮,會否影響其文物安全?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的古代皇宮建築群,其地面設計標準能否禁得起奔馳車碾壓,是否影響了文物安全,值得故宮方面回應。

這些年,故宮依靠其大膽創新,接地氣,嚴格管理,貼心服務,在輿論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面對這次事件,故宮快速回應,並向公眾道歉的態度值得肯定。但更重要的是,像故宮承諾那樣,今後將嚴格管理,杜絕此類現象。

公眾期望,故宮能夠一如既往,挺直脊樑,直面問題,嚴格認真,真正給百姓看管好這“寶貝文物”!(作者:半月談評論員)

“大奔”開進故宮太和門廣場,引發眾怒

故宮、國航、奔馳車主接連回應

昨晚連上四個熱搜


面對故宮博物院的

“深表痛心並向公眾誠懇致歉”

網友們並不買賬

面對輿情事件

光是“道歉”遠遠不夠

還有幾個疑問急待解答

閉館日“大奔”開上太和門廣場,故宮深表痛心、誠懇致歉

1月17日14時56分,一位名為“露小寶LL”的用戶通過微博發佈一組照片,配文字是“趕著週一閉館,躲開人流,去故宮撒歡兒~”。

四張配圖背景均為太和門廣場,三張圖片上

有一輛黑色奔馳車出現。出鏡的兩位女士均著便服,沒有佩戴任何故宮工作人員證件。此舉引發熱議。

1月17日20時許,故宮博物院回應此事:針對今日有網民發佈週一開車進入故宮事件,經核查屬實。故宮博物院對此深表痛心並向公眾誠懇致歉。今後,我院將嚴格管理,杜絕此類現象。

故宮道歉,為何網友還不滿意?

聯想到曾經在《我在故宮修文物》中,師傅們為了保護故宮的地磚,在院子裡都是騎車或步行。網友們痛心感慨:“一邊是小心翼翼地保護,另一邊是肆無忌憚地糟蹋,天壤之別。”

在@故宮博物館 官微的評論區裡,“這就完事兒?”“?就這麼簡單?”兩句評論說出了網友的心聲,獲得了18萬多的點贊。


故宮道歉之後,網友普遍還有以下幾個疑問:

涉事“大奔”被放入,是得到故宮哪一級工作人員的允許?

違規放行者應承擔什麼責任?

故宮內被“大奔”碾壓後的地磚有無受損?

涉事女子微博稱當時身邊還停了十幾輛車,是否屬實?

故宮不是誰的私人花園,人們對故宮越來越提升的關切和喜愛,讓“大奔”開進故宮這一畫面,在今天如此刺眼。

面對這次事件,故宮很快向公眾道歉的態度值得肯定,但更應該做的是紮緊制度,堵塞漏洞,嚴懲破壞規矩者,嚴查以文物謀私謀利者。讓文物真正的主人——廣大人民群眾,安心且放心。

這次#開車進故宮#事件

讓人們聯想起流傳已久的

故宮拒絕總統的故事

↓↓↓

單霽翔:故宮前,請總統下車!

故宮禁車,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曾解釋禁車原因,英國的白金漢宮、法國的凡爾賽宮,都不允許車輛穿行,這是一個文化尊嚴的問題。國賓或者外國首腦也沒有“走後門”。

2013年,法國總統奧朗德來故宮參觀,一路步行參觀了這組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同年10月,李克強總理陪同81歲的印度總理辛格參觀故宮,故宮從釣魚臺國賓館借了輛電瓶車,讓辛格總理一路乘坐參觀。

來源:半月談新媒體,綜合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劉冕、蘇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