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龙门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7宗25人

南都讯 昨日,南都记者从龙门县主题教育办获悉,该县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全面深入查摆检视问题,聚焦问题狠抓整改落实,以解决问题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效,让群众切身感受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目前,全县共检视问题202个,整改落实98个。

做好“大山经济”这篇大文章,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龙门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底色也在生态。”日前,龙门县委书记陈伟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龙门将依托自然禀赋,发挥生态优势,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式,做好“大山经济”这篇大文章,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扛起一流城市的生态担当。

县委书记带头下基层排查问题

10月14日下午,龙门县委书记陈伟良带队到龙田、龙江两地开展茶博园调研、巡河检查及走访贫困村等工作。

在龙田镇赖屋村康养茶博园项目建设现场,陈伟良通过听取汇报、观看展板等方式详细了解项目推进情况。

据介绍,该项目规划面积约72.51公顷,分为茶叶种植、茶叶生产等四大功能分区。项目以“康养”和“茶”作为两大核心主题,围绕主题打造集生态普洱种植基地、工业旅游特色园区、康养旅游目的地于一体的大湾区康养茶博园。

陈伟良表示,县委、县政府对本地茶产业充满了期待,要把龙门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茶叶罐”,打造万亩茶叶种植基地。相关农业部门及乡镇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全身心投入到农业工作中,依托茶博园项目,以若干产业叠加,推动三产联合,把龙门县茶博园项目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茶产业特色农业综合体。

陈伟良在对龙田镇李洞村和龙江镇隔塱村福胜村小组、广尾村桥背村小组,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辣木种植情况调研时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村“两委”干部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引导全村村民主动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落实好“门前三包”, 维护公共环境卫生整洁,切实改善村容村貌,做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和和美美,建设美丽新农村;农房建造、环境打造等方面要统一规划,要在现有工作成效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改造,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亮点。

陈伟良在龙江镇张家渠桥段开展常规巡河时,重点对河道保洁、沿河人居环境进行了仔细检查,并对巡河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据介绍,在主题教育工作中,陈伟良带头下基层掌实情、找差距、破难题,带动27名县领导班子成员到挂点乡镇对180个村(社区)全面排查,进村入户访谈党员干部群众,确定11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排查不担当不作为线索23条,为落实整顿奠定基础。

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在主题教育中,龙门县邀请职能部门、行业代表、企业党组织书记等围绕“龙门发展六大困境”,践行“两山”理论、发展“大山”经济,“共建市场环境”等专题举办座谈会,陈伟良亲自主持,广开言路查摆突出问题。

10月16日,龙门县召开了“共建市场环境——对话党员企业、企业党员”座谈会,广泛听取各行各业的意见建议,主动查找在共建市场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落实整改。

会上,县有关协会、商会代表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企业发展难点、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踊跃发言,提出共建市场环境的意见、建议,并表达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热切期盼。

陈伟良认真听取了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一一给予回应。陈伟良指出,当前,龙门县在审批机制和流程、服务能力和意识、政策服务、信息共享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少差距,要清醒认识到制约龙门发展、影响市场环境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发展难题,研究对策和措施,不断优化市场环境。

他要求,相关单位和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共建市场环境的重要性。要深刻认识到良好的市场环境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表现,也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发展力。抓市场环境建设就是抓生产力、竞争力。

要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各单位、部门要落实好中央政策,深入落实改革措施,尤其是“双随机一公开”“放管服”改革等工作。行业协会、商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及自我教育、管理、服务、监督、发展的作用,服务好会员企业。

要加强党建引领,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要借助主题教育,建立起行业协会、商会和企业的党组织,提高组织力,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企业的经营行为和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在党的领导下依法依规开展。

相关单位和部门要重视企业、行业发展问题,在现阶段能解决的马上采取措施给予解决;需要时间解决的要作出计划和安排;与现有政策法规相抵触而无法解决的要作出说明,共同围绕共建优质市场环境而努力。

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主题教育中,龙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盼、所急,集中力量攻坚38宗市政项目,目前完工23宗。其中,备受市民关注的白沙桥改建工程、县城停车场建设工程、省道244线王坪交管所至检察院段改扩建工程等一批民生工程提前在国庆节前完工,县城风景河综合整治、县老年大学、工人文化宫、悦龙公园等一批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此外,还开展了5场“牢记使命·下乡便民暨村企对接招聘会”,累计提供1013个就业岗位,成功帮助200多名求职者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队伍不担当不作为等作风问题,结合主题教育八个专项整治工作,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全面进行大排查、大整改。目前,已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5宗8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7宗25人。龙门县通过为民解难题的举措,解决了一批群众操心事、烦心事,进一步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群众获得感有新提升。

全省首创“美丽党建”规范标准体系

在主题教育中,龙门县对照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目标要求,全面深入检视基层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针对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在全省首创“美丽党建”规范标准体系,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廉政建设、“党建+服务”六大工程细化为96条内容,细化量化操作指引,明确工作标准,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针对村级组织“头雁”质量不高的问题,研究提出了“组合拳”,在全县范围实施党建指导员、村党组织书记等五类人员“大储备”工程,立足全县11个镇街(区)、180个村(社区)实际,公开招聘31名乡镇党建指导员及180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储备人选,着力提高基层党建队伍能力和水平。

针对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党员先锋行动”,建立党员“积分银行”管理办法,以亮身份亮承诺亮成绩及带头宣传带头行动带头维护“三亮三带”方式,发挥基层党员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锋作用,实现党员带动效应最大化。目前,全县已有237个农村党组织,组织农村党员9500多人次参与整治,带动效果显著。

本版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郭秋成 实习生 许钊震 通讯员 郭文斌 刘浩 沈知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