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东营,你从8000多年前款款走来

东营,你从8000多年前款款走来

□ 薄文军

东营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奔流入海的地方,是共和国版图上具有地理坐标意义的一个重要节点。这里陆上没有山,海里没有岛,城区难见百年老屋,乡村少有千年古树,这是一方赤子一样坦诚的热土,一个不需要用神秘面纱装扮自己的城市。来到东营,你需要寻找的不是虚无缥缈的美丽传说,不是人云亦云的世俗看点,不是摩肩接踵的拥挤人流,不是狂热消费的购物市场。在这里你需要寻觅的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思想回归,一种豁然开朗的心灵感悟。

从山东地图来看,东营像一把火炬从南到北伸向大海,俨然是先民们熬波煮海的古老图腾。从海岸线来看,东营地区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凸入渤海之中,其实就是一个没有被命名为半岛的"半岛"。以横贯东营的支脉河和小清河为界,其南部地区是泰沂山系的山前冲积平原;北部地区则多是秦汉以来历次黄河逐海造陆,尤其是清朝咸丰五年(1855)六月黄河夺大清河道,由东营入海之后形成的黄河淤冲积平原。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入海口城市,也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之一的东营有着广阔的湿地资源。仅在入海口两岸,被纳入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就有1530平方千米,占东营市总面积的18.56%。纵横交织的水网、浩瀚无涯的植被、五彩缤纷的色块、宏大壮观的鸟阵、长河大海的博弈……像一张灵动的巨幅画卷,展现在世人眼前。

东营是一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其整个陆域基本是由西南向东北越来年轻。西南部地区,可以追溯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东北部地区显现给人们的则是"海咸河淡,鳞潜羽翔",一望无际的是刚刚沉淀形成的"0岁土壤"。早在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后李文化时期,东营南部即有人类的足迹。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时期,都有人类在这里生产生活、繁衍生息。

相传夏禹治水之后,分天下为九州。东营南部当时属古青州、北部则属古兖州。商朝时期,南部属古营州、北部属古兖州。另据史料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陪同国君游猎此间的齐国大夫晏婴曾对齐景公说:"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太公因之。"说的是,从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到方国林立的商朝,东营市境当时已成陆部分及周边区域先后属于爽鸠氏、季荝氏、逢伯陵、薄姑氏的领地,西周定鼎后则成为齐太公姜尚的封地。

从夏商时期一直到清朝末年,黄河与盐业交替影响着这片土地,以不同的方式繁荣着这里的经济文化。《史记·齐太公世家》说:"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管子·地数》说:"楚有汝汉之金,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此三者亦可以当武王之数。""渠展"是西周至春秋时期齐国"鱼盐之利"的重要来源,其主体范围就是东营地区当时的东部沿海区域。

东营是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的故乡,一代兵圣或许就是在这里完成了其对战争的早期实践、观察、认知与思考。两汉时期,这里先后诞生了欧阳八博士、兒宽等重量级的经学大师,孝子董永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在漫长的科举时代,这里成就了明代会元李舜臣、刚直御史成勇、利津县"四大乡贤"等杰出人物和优秀知识分子,同时也成就了綦公直、季元方、赵长龄、石敬亭、李延年、李玉堂等不同时期的著名将领。

今东营市境,自明朝初年起一直是重要的政府移民安置区,来自天南地北的移民人口,为这里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形成一道独特的民俗风景。东营是中国传统戏剧吕剧的故乡,各种民间艺术形式异彩纷呈,在许多村庄长期保留着组班唱戏、自娱自乐的良好习惯。东营是一片宜耕、宜林、宜果、宜蔬、宜牧、宜渔、宜盐的兼容之地,适宜于多项种植和养殖,演绎着一代代生民田园牧歌样的生活。这里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瓜枣之乡""百鱼之乡""东方对虾之乡"。新世纪以来,黄河口海参、黄河口大闸蟹等名优水产品更是浩浩荡荡走出东营,走向全国各地。次第兴起的生态观光农业、现代设施农业、美丽乡村工程,为这片不断增长延伸中的平畴沃野增添了无限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