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遵义市新舟镇禹门村有栋“豪宅”你去过没?

黎庶昌故居位于遵义市新蒲区新舟镇禹门村,占地面积2914平方米,建筑面积1335平方米,为木结构高架瓦房,一楼一底,悬山式顶。门楼、过厅、中厅、正堂,均随山势而建,依次坐落在中轴线上,形成三重天井。

这是故居大门。

这是点型的黔北民居四合院。进入故居大门就是“一重天”,台阶,门匾,看见二重天中间有一“黎庶昌”的塑像非常显眼。

钦使第,字面理解就是钦差大臣住外国大使的住宅,即“ 黎庶昌故居”,其意为皇帝亲自派遣出国的外交官员的住宅。在中国江苏无锡崇安健康路也有一栋“钦使第”,值得一提的是这栋豪宅的主人黎庶昌认识,他是薛福成的豪宅,他们都是曾国藩的门徒“曾门四弟子”

黎庶昌(1837—1898),字莼斋,自署黔男子,贵州省遵义市新舟镇禹门村人。黎皑第四子。早期从郑珍学习,讲求经世之学。清咸丰十一年(1861),贵州因地方战乱停止乡试,黎庶昌北上赴顺天府乡试。时值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太平天国占据南京,清廷内外交困。同治元年(1862),慈禧太后下诏求言。黎庶昌以廪贡生上《万言书》,痛陈时弊,尽言改良主张。朝廷降旨以知县补用,交曾国藩的江南大营差遣。入曾国藩幕,深得信任,黎庶昌随营6年,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以文字相交,并称“曾门四弟子”。曾国藩调任,黎庶昌留江苏候补,曾任代理吴江知县、青浦知县、扬州荷花池榷务等职。

上四步台阶,左手边就是当年黎庶昌的书房“拙尊园”,有三个房间,还有一个院坝(应该是花园?)。

真不愧是那年代黔北最高官位人家的豪宅,依山而建,一、二、三重天依次而上。二重天上来正大门,也是一个过厅,大门要家里办大事的时候才开(现在是被故居的序言牌遮挡了),平时走两边的小侧门。

从院里看!四合院的大门是门栓紧锁

游览从左边进屋,就是从西厢房经堂屋再从东厢房出来。整体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黎氏原籍。

原籍四川广安,明万历初年,黎朝邦率子孙迁贵州龙里卫(今龙里县),“平播之役”后,迁居遵义沙滩,黎氏家学深厚,人才辈出,构成了沙滩文化的主体,幼年黎庶昌深受家学熏陶并秉承家风与同受黎氏家学哺育的郑珍、莫友之将“沙滩文化”发扬光大,以“郑、莫、黎”成为沙滩文化的代表人物。

这里是东厢房的正门

第二单元,黎庶昌做为地方官,忧国忧民,作为外交官能尽力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光绪二年(1876)起,中国向各国派遣公使。黎庶昌被荐,先后随郭嵩焘、曾纪泽、陈兰彬等出使欧洲,历任驻英吉利、德意志、法兰西、西班牙使馆参赞。开始其一生的外交活动。

东厢房与正房后面是洗手间(可能以前的茅厕也在那里?),还有一个散步的长廊。

这里是正堂屋

第三单元,黎庶昌治学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作为晚清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有很高的学术造诣。

光绪七年(1881),摧升道员,赐二品顶戴,派任驻日本国大臣。黎庶昌时年44岁。三年后, 回国丁母忧。十三年服阕,再度派驻日本。光绪十六年,任满归国后。

1881至1884年和1887至1889年,黎庶昌先后两度以道员身份出任中国驻日本国大臣共6年,

看见没?东西厢房的门是对称的

第四单元,作为沙滩文化代表人物之一的黎庶昌其人其文赢得了很高的评价,国内外的研究不断深化和拓展,成果丰硕。

从这屋檐就可以看出来,这房屋比一般的黔北民居的民房要高

120年前的辉煌依然还在

光绪二十三年冬,病逝于禹门沙滩家中,时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