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50岁以上的农民工不能从事建筑行业!没有保障还遭受年龄歧视?

以前,农民在乡下种地,是一年到头一直在地里忙活,风吹日晒的,也挣不了几个钱。所以就有很多农民进城打工,虽然要辛苦一点,但是收入会比种地好很多。

建筑工、环卫工、保洁员、洗碗工……由于缺少技能、没有文化,他们大多干的是城市里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儿。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想在城里打工直到“干不动为止”,然后回到农村养老,子女是他们的希望,很多人将美好生活寄托到下一代人身上。

他们对工作不挑剔,但他们依然要面对“年龄大、缺技能、找工难”的苦恼。年龄偏大,就业时他们往往要忍受用工单位不招“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人员的年龄歧视,对工资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低,对社会保障的要求更低。

在中国快速发展进程中,高龄农民工是一个身处于夹缝之中,很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据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显示,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仅占38%,参与养老保险的仅占16.7%。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已经超过4000万,比2010年增加了50.0%,而40岁以下的农民工数量却在逐年减少。

建筑行业工作又苦又累,年轻人越来越少,活跃在这些行业的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这一本应在家颐养天年的群体,却为了挣钱补贴家用或存钱养老而漂泊在外。有农民工说自己活了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觉得哪儿都不如家里好,但为了赚些钱养老,却要在这个年纪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每月能挣2500块钱。

以前建筑行业并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要求,对年龄渐老的农民工来说,长期的体力消耗不利于身体健康,也明显的感觉到力不从心了。然而部分省市却又出台新规,50岁以上的农民工将不能从事建筑行业!

他们曾是第一代外来务工者,如今他们还没攒够养老钱,却不得不面对“下岗”。没有技术,力气也不如年轻人,种地也挣不了几个钱,那么,他们的回到老家又能怎么办呢?

如果改变不了老人们还要继续工作的现实,那至少也要在他们工作的当中,给予更好的待遇和保障。调整和落实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这才是中国农民养老问题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