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这颗复生的死星,大概就是我们太阳灭亡后的样子

复生的死星HuBi 1。《自然:天文学》

最近一些天文学家通过加那利群岛上的望远镜对一颗名为HuBi 1的垂死恒星进行了观察。这颗恒星虽然即将死去,却在其临终前焕发了第二春。不仅如此,逐渐暗淡下去的恒星发出的冲击波,对周围气体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副作用,让包裹在这个恒星周围的行星状星云看起来内外相反了。

这是一颗大小和太阳相近的恒星。此类恒星濒临死亡时,通常会留下一颗主要成分为碳和氧的内核,以及一片美丽的气体星云。但是如果其内核外面还剩有一薄层氦,那么它就有机会短时复燃。

HuBi 1就是这种情况。这类事件只可能在10-15%的行星状星云身上发生。由于其外层物质在被引燃后会向外抛出,且消散的速度很快,持续的时间尺度可能不会超过200年,因此捕捉到这样一颗恒星非常难得。

恒星复燃后产生的冲击波向外推进,恒星周围的星云气体也逐步受到影响。

一般情况下,恒星尸体产生的紫外线辐射会电离与其较近的星云气体,会剥离这些气体原子中的电子,而那些较远的气体大部分不会受影响,依然保持中性。

但在HuBi 1周围,随着恒星复燃产生的冲击波的向外推进,其所经之处,气体被电离,而在它已经经过的地方,物质则迅速冷却,原子核和电子再度结合。导致这个星云看起来和一般的星云是相反的。

HuBi 1还让我们看到了太阳可能的结局。据估计,太阳变成这种类型的行星状星云有大约1/10的概率。但人类显然没有机会在地球上目睹,因为那时候的太阳已经变成了一颗红巨星,把地球吞噬掉了。

参阅: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18-05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