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横空出世 格尔木

▲8月7日,在位于格尔木的青藏公路旁远眺昆仑山。

1953年的一天,为打通进军西藏的线路,被誉为“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将军率西北军区的一支小分队,在青海西部的荒原中搭起了6顶白色的帐篷。这是格尔木最早的“住房”。

与不少地方动辄就是几百上千年悠久的历史相比,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实在是太年轻。对此,格尔木人不但不自卑,反而充满自豪感——60多年过去,一个无人区突变成了拥有近30万人口的城市;改革开放40年来,GDP增长215.3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8月7日,晚霞中,耸立在昆仑山麓的电力铁塔。近年来,格尔木大力发展光伏、风力、光热发电项目,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好。

2018年立秋前后,重庆日报记者参加全国省级党报社长总编看格尔木主题采访活动,亲身感受格尔木的魅力。

格尔木很大。面积11.89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辖区面积最大的城市。仅举一例:下辖的唐古拉山镇东西横跨约500公里,面积4.8万平方公里,比半个重庆还大,若要马不停蹄把这个镇巡视一遍,得花好几天时间吧。

▲8月7日,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队员们。右三是39岁的队长普措才仁,他已连续在海拔4000多米的可可西里工作了20年。

▲8月8日,村民骑着摩托车从格尔木市长江源村村委会前的广场驶过。2004年,唐古拉山镇128户牧民积极响应国家三江源生态保护号召,移民搬迁到格尔木市南郊居住,形成今日的长江源村。

格尔木很美。居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腹地,昆仑山、唐古拉山横贯全境,市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境内雪峰连绵、河流纵横,拥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雪山冰川、昆仑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唐古拉山镇是格尔木的飞地,两者之间横亘着“藏羚羊的故乡”可可西里,若从高空中俯瞰,整个格尔木如同一位青春少年怀抱一块光彩夺目的“美玉”。

▲8月9日,来自河南商丘的翠红,正专注地在格尔木市农垦集团河西农场八连采摘枸杞。

格尔木很“富”。

格尔木有3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其中钾、镁、锂等列全国首位。境内的察尔汗盐湖为亚洲最大的镁锂盐矿床,盐资源总储量600多亿吨。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折算:这里的盐足可以供地球上的人吃上1000年,如果架一座厚6米、宽12米的盐桥,可以从地球通到月球。

▲8月6日,一位参观者站在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察尔汗盐湖的一块盐卤石上远望。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其所在地就在察尔汗盐湖。以前这里只单一的生产钾肥,近年来,该公司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首先在盐湖中提取钾,然后在盐渣中提取镁和锂,取得显著成效。企业发展目标是利用5至10年时间建成全球镁锂钾行业最大的领军企业。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予以充分肯定。

钾肥是农业生产之必须;镁合金具有高强度、高刚性,是实用金属中最轻的金属,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化工等领域;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主要用于原子反应堆、制轻合金及电池生产等。

所以,一个浩瀚的盐湖岂是仅供世人的食用盐所需,这个盐湖已足以证明格尔木的“富有”。

1935年冬天,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同志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欣然写下不朽诗篇“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60多年时间,从无到有,并崛起在祖国的大西北,格尔木真是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