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 国务院最新公布,副总理孙春兰有了“新兼职”,首个任务是降抗癌药价

孙春兰有了“新兼职”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调整,其中,组长一职由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兼任。

此前,该职务由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兼任。

此外,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设在卫生健康委,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研究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方针、政策、措施的建议,督查落实领导小组会议议定事项,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马晓伟兼任秘书处主任,秘书处具体工作由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承担。

据此前公开新闻报道披露,孙春兰目前还兼任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组织委员会主席职务。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项职务此前也均由刘延东兼任。

首个任务是降抗癌药价

“新一届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切实把抗癌药价格降下来。

”6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了要求。

在今年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作出了“抗癌药品进口税率力争降到零税率”的承诺。此后,他前往药企、医院考察调研,了解实际情况。4月12日,他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5月1日起,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

2个月后,李克强再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抗癌药是救命药,不能税降了价不降。”“我们已经对抗癌药实施了零关税,下一步主要是要严防中间环节层层加价。”于是,他给新一届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布置了“任务”。

中国抗癌药品费用为何过高?国家卫健委回应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介绍,目前,中国已上市抗癌药品138种,其中进口66种,进口独家27种,2017年总费用约1300亿元人民币,近几年年均增速超过16%,明显高于世界7%的平均水平。抗癌药品总体上价格贵,患者负担重,群众呼声高。

国家卫健委表示,抗癌药品费用高主要有四点原因:

研发成本高

近年来,大型药企加大抗癌药品前期研发投入,重点领域包括靶向、小分子、生物制剂等,但新产品研发成功率只有2%左右,研发平均成本超过7亿美金,上市后企业需通过高定价收回前期投入。这些抗癌药品多为专利、独家品种,缺乏市场竞争,临床刚性需求大,医疗机构议价能力不足,难以有效降低价格。

保障能力有限

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标准不到700元,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大病保险报销后,部分患者自负费用负担仍然很重;补充保险、商业保险、慈善救助等发挥作用不够;加之公平、共济的原则,难以充分照顾部分癌症患者个性化的用药需求。

诊疗能力不平衡

癌症治疗优质资源不足,服务能力差异大,诊断、治疗方式选择以及新技术使用不规范,药物治疗管理等药学服务有待加强,加之癌症患者往往求医心切,重复诊治、多次转院、异地寻医等,加重了经济负担。

带瘤生存期不断延长

癌症防治技术进步,新药上市速度加快,疗效提高,可长期控制病情并维持高质量生存,在给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客观上增加了费用。

39个国家药品谈判品种已平均降价50%以上

国家卫健委表示,为了让群众用上质量更高、价格较低的药品,按照国务院部署,2016年以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分别组织开展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和国家医保目录谈判,39个谈判品种平均降价50%以上,处于全球低价位水平。

这其中包括17个抗癌药物,如治疗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从1个疗程2.45万元降至7600元,降幅达70%(每个疗程为3周、用1支,中位生存期约20个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硼替佐米(万珂)从1.36万元/支降至6116元/支,降幅55%(每个疗程为4周、用1—2支,中位生存期约30个月)。

国家卫健委表示,这些药物已经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各地均已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公开挂网采购。经初步汇总,药品价格谈判的2个药品(非小细胞肺癌药埃克替尼、吉非替尼),2016年下半年至今年4月18日已为患者减少支出11.7亿元;医保准入谈判的15个药品,2017年10月至今年4月18日已为患者减少支出29.09亿元,受到群众的欢迎。

大家都在看

来源/综合自中新经纬、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长安街知事

美编/李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