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能送飞船上太空为嘛却生产不出“创可贴”?

先看一张图,这是我今晚的步行距离。我走了好几家药铺,为的是买到那款真正的创可贴。 记得是2016年的某月,我在微信上写了一篇小文字,主要是赞美德国的“博朗”剃须刀,用了四年,充完电依旧像新的。附带赞美了我的一把指甲刀——那是2004年5月买“标致307”时的纪念品,现在车已经退休了,而指甲刀依旧使用自如在而且锋利如初。


​​​

今晚要叨叨一下“邦迪创可贴”。 邦迪创可贴进入中国,我就成了它的忠实用户。哪一年份,早忘了。闭着眼睛想这款产品的好处,无外乎四点:皮筋韧度好,粘接力强,杀菌和止血效果好。除此外,我无法想象这个小玩意会有什么更大更多优点。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药店里卖起了国产创可贴。我的印象里,总有两种以上的国产品牌。但令人失望的是(不讨论它的止血/杀菌实际效用,我没有实验数据,没法判断),这种创可贴不是皮筋韧度不够,一拉就断,就是粘合力不够,一动作就脱或者一见水就掉。没有办法,我又改用邦迪的。 但往往是,药铺里要么只有国产货,要么售货员专门推荐国产货给你,我猜想,国产货利润一定高过邦迪。

我不是一个崇洋媚外者,但在创可贴这件事上,我还真是有点不愿用国产货。

我查了下“邦迪创可贴”的有关情况,这么一个小玩意,起自1900年前后的美国。强生公司的埃尔·迪克森“通过实验,把纱布和绷带做在一起,制成了适合家庭使用的绷带,从而使以前只在医院使用的绷带走入大众家庭”。 应该说,这是“小产品大科技”的典型成果案例。

我们民族是个伟大民族,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能到达世界老二,全世界都在惊讶地瞅着。尤其是中国人在前沿高科技巨大科技,譬如,航空航天,军事工业,高铁,超级计算机,等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越美国,是迟早的事。

十几年前我去泰国,那是“亚洲四小龙”正在创造亚洲奇迹。十几年后今日,我们看泰国倒了过来,似乎在看一个落后的不发达国家。

但我们民族有个特点,就是做事不认真,或者说小事不认真,或者日常不认真。我记得七十年前的胡适们指出过,欧洲人也有这观点,后来日本和韩国人也有类似看法。很难说这种思维的绝对好坏,譬如放到中药上,中国人讲究“中和”,中药剂量和功效,讲究“配伍”,并不讲究数据量化,或者说不抠实验数据。

其实小 东西依旧还是得讲究。譬如生产创可贴。作为科技含量并不高(甚至可以直接用止血胶布代替)的这个小产品,其实每一微小的点,都有科技含量,总体搭配,更是显出西方式的科技主义理念。

克隆并不可怕,甚至许多创造或者创新,就是创造或者创新的结果。问题是,离开了科学主义态度,许多克隆,就成了废品或者垃圾。我查到的另一数据是,“邦迪”这个品牌2006年度在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编制的年度《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名列第245位。 我们的创可贴,能排在多少位?

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而言,科学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今日的“华为”品牌,做到了这一点。但像华为这样的中国企业,实在是少之又少,我们的粗放式思维、粗枝大叶、得过且过式管理模式,还有待改进。要把在航空航天军事,在三峡大坝,在大飞机制造上的管理细度,应用在创可贴这样的老百姓日常用品上来,我们才会最终进步成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之王” 。

两年前读《乔布斯传》之类的作品,看到乔布斯为“苹果”起名的经过,我是真的服了him。单是iPad得“i”,是什么意思,比如是“发现”,“互联网”,还是“我”等等,他和他的团队,花了多少心思,真的是“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戊戌新岁逍逍客于古长安之思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