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来大理如果没去苍山感通寺喝一杯感通茶你都不好意思说真去过大理


在点苍山圣应峰南麓,坐落着始建于汉代兴盛于唐代的古寺感通寺,这里背靠苍山,面向洱海,集天地间灵气于一身,有“苍洱驰名第一山”的美誉。


感通寺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现存庙宇均为清光绪后陆续重建,1981年以来逐渐修复的,走进感通寺一直往前走有个“清雅苑”,这里就是感通寺里最绝妙的所在。
云南人爱茶,茶在云南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在大理,最好的茶就是生长在感通寺附近的感通茶了,据说感通茶是云南最早的地方茗茶,当年明代的旅游达人徐霞客亲口品尝后就称道其“绝以桂相似”、“茶味颇佳”。
感通寺是自古至今一直种植茶树、并保留有僧人采茶、制茶、吃茶习俗的古寺,从南诏大理国时期开始,栽茶制茶品茶就是寺内僧众养生悟道的必修课,现在寺内后院里还有两棵树龄超过了六百年的古茶树,现在这两棵树已经成为当地研究禅茶文化的“活化石”了。
感通寺的方丈释传慈大师是一位有德高僧,他十来岁时来的感通寺,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他一边泡茶,一边说起了当年在感通寺,寺内僧众与文人墨客在院子里在茶堂上讲今谈古、品茶论道的那些往事......
那天和朋友一起,传慈大师拿出他珍藏多年的感通茶招待我们,并给我们讲了许多感通寺、感通茶的故事......
大师说这泡茶就是从院中那棵六百年的古树上采摘下来的,应该算是一种晒青茶吧,刚开始喝时略显苦涩,冲泡三五次后茶香渐渐浓郁了起来,喝到嘴里也慢慢感觉到了颊齿留香、甘甜无比,大师说这就是感通茶的独特韵味,慢慢地在品茶中感通、品味......
方丈大师介绍说感通茶是大理最好的茶,也是大理白族三道茶中的“台柱茶”,茶的汤色嫩绿清沌,茶香浓郁,滋味醇甘,经久耐泡,历来被列为待客的上品。
大师带我们到院子里,看着这两棵古茶树,给我们讲了个故事:说是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感通寺住持无极禅师赴南京朝拜朱元璋时,敬献了白马和茶花。而当无极禅师面帝时忽然马嘶花放,一片祥光笼罩,皇帝甚喜,当即赐宴招待,并赐与袈裟一件,赐名“法天”。
明末清初时云南的得道高僧担当大师撰写的“寺古松深,西南览胜无双地;马嘶花放,苍洱驰名第一山”的这幅对联,感通寺附近的感通茶也就成了云南较早的历史传统名茶了......
担当大师晚年常居于感通寺以诗画传禅说法,现在感通寺的大堂外屋檐下还悬挂着他手书的“一笑皆春”牌匾,远远地与古茶树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