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欢乐颂2》处女情结背后是什么?

文 / 半夏微晴

默默写作的文学小硕,惟愿用己温暖文字,看守你我赤子之心。已出版合集《你的爱情 终将温暖》,公众号半夏微晴(ID:yyps2016); 新浪微博@简书半夏微晴。

又看了一段时间的《欢乐颂2》,剧中五美的恋情各有看点,有的暖心,有的虐心,但唯有邱莹莹那一段引爆了我的泪点。

不光是“处女情结”,但“处女情结”那一集的设计尤为巧妙。

通过一场聚会,提出了一个焦点之争,通过各色人等的心理行为差异,表现的不光是社会不同阶层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态度,还最全面的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感情与关系的微妙差别。

曲筱绡对应勤拳打脚踢、无情痛斥之下的酣畅淋漓,既是当代女性独立自强的表达,又是女权之下另一极端的矫枉过正。一旁“帮忙”的安迪亦如此,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樊胜美的诧异和愤慨,以及她第二天与应勤对质时的哑口无言,流露出的是她对女性独立的心之向往却又游移不定,渴望自强又暂时放不下依赖寄生的懦弱。

关雎尔的淡定和安慰则更多来源于她的无知和空白,无知者则无畏,换一句话也可以说,站着说话不腰疼。

再看在场的所有男性,除了拉架之外,并没有任何过激反应,很明显,他们即使不是处女情结的拥护者,也必然是处女情结的理解者,甚至拥护者。

最后,邱莹莹对自我的否定以及错误的判断,并不是因为她受到“处女情结”思想的禁锢,恰恰相反,正因为她对此毫不在意,所以才会在爱人揪住这一无法改变的“历史问题”时,像一个溺水的孩子,因为抓不住爱情的救命绳索,所以必须通过否定自己来发泄委屈。

表面上看起来,大家都在安慰邱莹莹,实际上,除了看热闹的心态之外,只有小曲和安迪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但是她们没有搞清楚邱莹莹的痛苦来源,所以,邱莹莹才会把气撒在真正替她出头的小曲身上。

说白了,小蚯蚓,并不是因为自己非处女而痛苦,而是因为无法解决她和应勤之间出现的感情问题而痛苦,这个分手的理由是她束手无策的,是无法改变的。

一段感情,结束于什么时间点最让人疯狂,最让人放不下?

那些让你一辈子都藏在心底无法释怀的爱人,真的仅仅是因为爱吗?还是因为你的无能或无奈?

一段感情,总是结束在无力改变的“外力阻碍”时,最让人放不下。

这种无力改变,总是来自命运,往极端里说,有朱丽叶和罗密欧,或者梁山伯与祝英台;往轻一点说,是君生我未生,相见却恨晚,明明相爱却无法相守;再往现实一点说,是门不当户不对,是我觉得配不起你。

这种心态之下,感情关系失衡,必然走向终结,这种痛苦就在于明明相爱却无法在一起。

所以为什么小龙女被奸,杨过需经历断臂,因为如果要改变命运的捉弄而相守,就必须做出对等的牺牲。失贞配断臂,隐喻的就是世间从来没有完美的爱人,任何爱情如果没有彼此的牺牲和成全,就不可能换来最终平衡的两性关系。

所以让小蚯蚓痛苦的并不是非处,而是:我那么爱他,但是我竟然无力改变这一切。


不是因为生活琐事,不是因为遇到某次具体的困难,不是因为性格不合,因为这些问题要么可以解决,要么可以认清。


爱情最让人抓狂的,是除了等待老天爷宣判之外,我竟然无能为力。

那么多的观众,总是说,这个小蚯蚓真讨厌,怎么这么傻,摊上这么个直男癌还放不下,把身边朋友得罪了个遍,还去做跟踪的傻事。

但是,真正经历过这种无能为力的失恋者,内心总是波涛汹涌。

不光是小蚯蚓,应勤也一样,他的痛苦绝不亚于小蚯蚓,因为这是他对自己一贯以来坚守某种爱情标准的无能为力。就好像发誓永远不离婚的人,选择了离婚,发誓绝不容忍出轨的人,选择了原谅。

他不是变态的直男癌,他只是爱情关系平衡的捍卫者。事后在照顾生病的小蚯蚓流露出的紧张和关心,以及迫不及待想通过开展另一段新恋情来结束对小蚯蚓的幻想,都无比清晰的展现出应勤正处在理智和感情的两级撕裂当中。

为什么会撕裂,就是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认清自我的过程,就是我明明觉得我是怎样的,然后慢慢发现我根本做不到。这里面有无奈,也有愤怒。

成长,就是在现实的磨砺中,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主动或者被动的,心甘情愿或者满心怨恨的,去接受一个全新的自己,去发现自己的无知、懦弱、自私、贪婪,甚至卑鄙。

我们原以为阳光、善良、自信的自己,原来不堪一击,原来世界从来不是单纯的。只有当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另一面,只有等我们能够接受那个不完美甚至缺陷的自我,才是真正的长大,然后迎来真正的成熟——再也不会极端片面的看问题,再也不会像个中二青年一般愤怒,再也不会白日做梦。

所以当我看着邱莹莹沉浸在失恋的痛苦中无法自拔的时候,莫名就泪流满面,因为就如樊胜美所说,看到那样的邱莹莹,就如同看到了从前的自己,但是我们只能袖手旁观,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成长,看着她在伤疤的血肉之下慢慢长出一层又一层坚硬的壳,然后学着去抵抗现实的残酷,慢慢学会封闭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可是,我们明明都知道,单纯的人,才是最幸福快乐的人啊……

处女情结的背后,其实是我们在成长中必经的那一段又一段的无可奈何,有人把伤口结成了痂,更有人永远迷失在了十字路口。